公共安全标准网
65.020.30 B52 DB1306 保 定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6/T 188—2021 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殖制种技术规程 2021- 09-01 发布 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21- 09-30 实施 DB1306/T 18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保定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大学、阜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阜平县景涛甲鱼养 殖厂。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张跃红、管越强、葛京、高倩、杨硕、王亚光、乔艳珍、孟改青、马光、韩 宏志、周占江、邢泰、王圆圆、徐彩利、韩占江、孙艳芳、赵梦、赵士超、马艳霞、刘永伟、胡绍增。 1 DB1306/T 188—2021 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殖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永章黄金鳖”(以下简称黄金鳖)繁殖制种的环境条件、亲鳖培育、繁殖、 稚鳖养殖和运输、鳖病防治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定市区域内黄金鳖的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32140 中华鳖配合饲料 NY/T 5067 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10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该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4.1 养殖场地选择 环境安静,并符合 NY/T 5361 规定的区域。 4.2 水源与水质 地下水或地表水,水质符合GB 11607、NY/T 5361的要求。 4.3 鳖棚、鳖池的建造要求 4.3.1 鳖棚及配套 鳖棚半拱形,棚顶外覆无滴抗老化塑料膜,东西侧墙厚度 45 cm~50 cm,北面墙体厚度 55 cm~60 cm。跨度 12 m~16 m。可配备空气能加热系统、地源热泵加热系统。 4.3.1 鳖池要求 鳖池形状为长方形,东西走向;进排水设施齐全,配备增、保温措施。并满足黄金鳖的生活习性、 繁殖习性和防逃的要求。 1 DB1306/T 188—2021 4.3.2 鳖池的建造 鳖棚内建单侧鳖池,池壁用砖或石块桨砌,水泥抹面。池底用三合土夯实或水泥抹面。每个鳖池设 进排水口各一个,进水口高于水面,排水口低于池底,池底向排水处倾斜,坡度为 1.5%~2%。进排水 口设防逃网。 4.3.3 鳖池类型及规格 鳖池分亲鳖池、稚鳖池,规格、要求见表1。 表1 鳖池的规格、要求 2 鳖池类型 面积(m ) 池深(cm) 水深(cm) 池底结构 池底铺黄土厚度(cm) 亲鳖池 200~660 120~150 100~130 水泥或三合土 10~15 稚鳖池 25~50 40~60 20~40 水泥 0 4.3.4 饲料台及设置 用长100 cm~300 cm,宽40 cm~60 cm的水泥预制板或石棉瓦搭设,面积为鳖池面积的2%,并随投 喂方式而设置。水上投饲时,将饲料台一端淹没在水下10 cm~20 cm,另一端固定在池壁上,与水平面 呈25°~35°角;水下投饲的将饲料台悬挂在水下10 cm~20 cm处。 4.3.6 晒台及设置 石棉瓦、泡沫板、木板等均可,固定在水面上3 cm~5 cm,面积为鳖池的2.5%~3.5%。水上投饲的 可以将饲料台兼做晒台。 5 亲鳖培育 5.1 亲鳖来源 人工培育的黄金鳖。 5.2 亲鳖选择 符合背部金黄色,腹部米黄色或黄白色,雌鳖为圆形或椭圆形、后肢间距宽、体重≥0.6kg;雄鳖 为椭圆形,尾部长、硬, 体重≥0.8 kg;3冬龄以上、行动迅捷、体质健壮的个体。 5.3 亲鳖放养 5.3.1 放养时间 每年4月上旬至中旬,棚内水温稳定在17℃以上时进行。 5.3.2 放养前准备 清除亲鳖池杂物,用新鲜黄土换掉池底旧土,用生石灰250 g/m2干法清塘消毒,用0.5 mg/L的二氧 化氯(含量10%)溶液浸洗饲料台、晒台,之后加水90 cm,7 d~10 d后再放入亲鳖。 5.3.3 雌雄比例及放养密度 挑选同龄、规格一致的亲鳖,雌雄比例按(5~7):1,放养密度按1.5只/m2~2.5只/ m2。 5.3.4 亲鳖消毒 3%的食盐溶液浸浴5 min~10 min或0.3 mg/L的聚维酮碘(含量10%)浸浴5 min。 5.3.5 饲喂 2 DB1306/T 188—2021 严格按照“四定原则”、投喂符合GB/T 32140规定的亲鳖配合饲料。在繁殖前后,可添加适量南瓜、 胡萝卜、甘蓝等菜蔬。日投喂2次,8:00投日饵量的40%,17:00~18:00投日饵量的60%。日饵率为鳖体重 的1%~1.5%,每月投喂大蒜素或板蓝根药饵5d~7d预防疫病。水温降至18℃以下时,停止投喂。 5.3.6 水质调控 利用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调水,每15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5 cm~10 cm,补水后及时补充光合细菌、 EM菌等微生态制剂。6-8月,每10 d换水1次,加大微生态制剂特别是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使用量 (正常用量的1.2~1.5倍),避免蓝藻爆发。在原池越冬,需陆续换掉池塘老水60%,泼洒微生态制剂改 良底质,提高水位至120 cm以上。 5.3.7 日常管理 盛夏季节,加强鳖棚的通风及遮阳降温。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观察鳖的活动及摄食情况,随 时调整投喂量,及时清除残余饲料。定期防病,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巡塘日志。 6 繁殖 6.1 产卵场 在亲鳖池北岸设宽50 cm~100 c m产卵场,面积按200只~300只亲鳖/m2设置,内铺厚20 cm~30 cm的 细砂,产卵场数量可根据亲鳖池大小定为1个~3个。保持细砂含水量7%~8%。 6.2 防噪 4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产卵期,期间避免人为的强噪音。 6.3 采卵 采卵按SC/T 1010的规定执行。 6.4 人工孵化 6.4.1 选卵 选择卵周缘清晰、色泽鲜亮而光洁,无破损、无畸形以及重量大于3 g的受精卵。 6.4.2 孵化及管理 采用室内控温、控湿孵化。用消好毒的细砂或蛭石作介质,先在孵化盘中铺0.5~1cm,再将受精卵 动物级向上摆放,之后覆盖介质1cm左右。每个孵化盘最多放2层受精卵。利用空调或加热器控制室内 温度31℃±2℃,利用加湿器、喷雾器等控制空气湿度78%~83%,介质含水量在7%~8%。孵化期间不得 翻动鳖卵,防止震动。也可采取无介质孵化,即将卵动物级向上直接摆放于孵化盘,控制空气湿度90%。 7 稚鳖养殖 7.1 稚鳖收集 将刚出壳的稚鳖收入光滑的容器中,加水10 cm,加入VC(50 mg/L~100 mg/L)、B12(50 mg/L~ 100mg/L)浸泡、暂养,2d后放入稚鳖池。 7.2 稚鳖放养 3 DB1306/T 188—2021 7.2.1 放养前准备 7.2.1.1 清塘消毒 稚鳖入池前按5.3.2方法消毒,之后加水20 cm ~30 cm。 7.2.1.2 布设配套设施 搭好饲料台、晒台,按放养数量的5%~10%垂直设置鳖巢(聚乙烯或尼龙网片折叠而成),也可用 网拦出水面的1/5~1/4,将芦苇等不易腐烂的水生植物平铺在水面,做鳖巢、晒台用。 7.2.1.3 肥水 放苗前5 d ~7 d,用生物肥水素肥水,待水色嫩绿或褐黄、透明度在35 cm以下时放养。 7.2.2 稚鳖质量要求 7.2.2.1 感官性状 体圆形或椭圆形,背腹扁平,四肢完整。裙边平展,不上翘、不下垂。背部橙黄色或金黄色,无黑 色花斑。腹部米白色或黄白色,无显著深黑色斑块。体表光亮,排泄孔无异物附着。无畸形、无外伤。 7.2.2.2 健康状况 头颈伸缩自如,身体下潜游泳灵活,体质健壮,反应敏捷,无病害,符合NY/T 5067的要求。 7.2.2.3 稚鳖规格 规格整齐、体重2.2 g以上。 7.2.3 放养 稚鳖分级、计数,用聚维酮碘(含量10%)0.5 mg/L浸浴5 min,或3%的食盐溶液浸浴3 min~5 min 2 2 后,按50只/m ~80只/m 的放养密度投入稚鳖池。单池一次性放足。 7.2.4 稚鳖分池 2 池内稚鳖存塘量达到0.75 kg/m 以上时,及时挑选分级,分池培育。 7.2.5 饲养管理 稚鳖入池当天即在饲料台上投喂团状饲料诱食,一日三次,稚鳖形成抢食习惯、吃食正常后,转入 常规培育管理。日投喂配合饲料量(以干粉计)为鳖体重的3%~4%,添加酵母菌、乳酸杆菌、纳豆菌等 微生态制剂。其它按5.3.5的规定执行。 7.2.6 环境调控 每周用生石灰消毒饲料台、晒台;每周泼洒含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复合微生态制剂1次;每半月 换水1次,每次不超过总量的15%;维持水体肥活嫩爽,保持透明度30 cm~35 cm。随着稚鳖生长,及时 增加水深,越冬前增至90 cm以上。 7.3 稚鳖运输 干法遮阴保温运输。 8 鳖病防治 4 DB1306/T 188—2021 8.1 预防 8.1.1 免疫预防 亲鳖开食后、产卵结束后、越冬停食前三个阶段,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及黄芪类免疫增 强剂,连喂15d。 8.1.2 环境调控 鳖棚内适时通风换气。亲鳖入池前更换黄土,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苯扎溴铵进行消毒;养殖水体 用0.3mg/L二氧化氯(含量10%)或0.15mg/L聚维酮碘(含量10%)泼洒,或生石灰30 mg/L~40 mg/L化 浆泼洒,每15 d一次,生石灰与两者交替使用。 8.1.3 工具消毒 养殖工具每 3 d 用二氧化氯(含量 10%)1 mg/L 或聚维酮碘(含量 10%)10 mg/L 浸泡 30 min 消毒。 8.1.4 饲料台与晒台消毒 用0.5 mg/L二氧化氯(含量10%)溶液泼洒消毒,每7 d一次。 8.2 治疗 8.2.1 鳖病治疗药物 常见鳖病治疗药物、用法、用量见表2。 表2 鳖病治疗药物、用法、用量 病原类型 药物名称 使用方法 用量 真菌类 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0.5) 浸浴 10min 3%~5% (水霉病) 水杨酸(商品名水霉净) 泼洒 按产品说明 生石灰 全池泼洒 30 mg/L~50 mg/L 二氧化氯(10%) 全池泼洒 0.15 mg/L~0.25 mg/L 苯扎溴铵 全池泼洒 按产品说明 氟苯尼考(10%) 口服 10 mg/kg~15 mg/k

pdf文档 DB1306-T 188-2021 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殖制种技术规程 保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6-T 188-2021 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殖制种技术规程 保定市 第 1 页 DB1306-T 188-2021 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殖制种技术规程 保定市 第 2 页 DB1306-T 188-2021 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殖制种技术规程 保定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28: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