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CCS B 52 3411 滁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411/T 0003—2022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高效循环增氧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cyclic aeroation for Procambarus clarkii culture in rice field 2022 - 04 - 19 发布 2022 - 05 - 01 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11/T 000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滁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安徽海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明光永言水 产(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凌武海、余红喜、任信林、朱国美、查明方、王学江、艾伟岭、王明献、陈超、 王如峰、庄传宝、钱永言、刘孝明。 I DB3411/T 0003—2022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高效循环增氧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田水循环高效增氧方法。稻田综合种养、增氧曝气装置、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增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DB34/T 2660 冬闲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操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稻虾综合种养 4.1 虾田工程和养殖 应按 SC/T 1135.1、DB34/T 2660 的规定执行。 4.2 面积 2 2 面积以 10000 m ~40000 m 为宜。 4.3 建中间埂 为使水能在田间循环流动,须在稻田中间建一条埂,埂两头开口,口宽 4 m~5 m。 5 增氧曝气装置 5.1 增氧槽 在中间埂一开口处建增氧槽,增氧槽用砖水泥砌成,根据田块大小,槽长2 m~4 m、宽2 m、深1.2 m~1.5 m。槽的墙高,进水一侧与田平齐,出水一侧高出田面5 cm~10 cm,与田中间埂相连的两侧与 埂同高。 1 DB3411/T 0003—2022 5.2 风机 旋涡式风机、罗茨鼓风机,功率0.7 kW~3 kW,排气压力26 kPa~31 kPa。风机功率配备为0.1 kW 左右。 5.3 曝气头 曝气头安装于增氧槽出水一侧,距离槽底20 cm~30 cm,位于正常水位水下深度1.5 m~1.8 m处。 5.4 挡水板 在曝气头后侧安装挡水板,挡水板下缘与曝气头下缘平齐,挡水板上缘高出水面约 20 cm。两侧与 增氧槽墙体相接,使不漏水不漏气。挡水板上缘向前倾斜安装,倾角约 70°。 6 使用 6.1 春季增氧 一般情况可遵循“三开两不开”原则。 2月至3月,晴天宜白天开机,每天3 h~4 h。 4月1日后,逐渐增加开机时间。4月15日后全天开机,保持水体溶解氧不低于5 mg/L。 6.2 秋冬季增氧 水稻收割后,9月15日至10月30日,每天开机4 h~6 h;11月1日后,逐渐减少开机时间,冰冻期不 开机。 2

pdf文档 DB3411-T 0003-2022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高效循环增氧技术规程 滁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1-T 0003-2022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高效循环增氧技术规程 滁州市 第 1 页 DB3411-T 0003-2022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高效循环增氧技术规程 滁州市 第 2 页 DB3411-T 0003-2022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高效循环增氧技术规程 滁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1:14: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