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080.20 CCS A 002 安 34 3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72 28—20200 中小 小企业 业自主 主创新 新能力 力培育 育指南 南 C Cultivationn guidelines for indeependent innovation i n capabilitties of small and mediium-sized enterprisee 2020 - 11 - 27 发布 发 2020 - 12 1 - 27 实施 实 安徽省市场 安 场监督管理 理局 发 布 DB 34/T 3728—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信品道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金质测评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省兰飞化纤织造有 限公司、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安徽省利辛县市场监督检验所、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 院、安徽质量时代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怀宁县顶雪食品有限公司、 合肥智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新涛、宋晓燕、娄鹏祥、周维平、张亚屏、张南林、吴飞、谷月月、王飞、 吴自胜、吴祚生、郑德荣、韦一玉。 I DB 34/T 3728—20200 中小 小企业自 自主创新能 能力培育 育指南 1 范围 本文 文件规定了中 中小企业自主 主创新能力培 培育的创新引领、战略制定 定、资源保障 障、能力建设、成果管理、 效益驱动 动和持续改进 进。 本文 文件适用于指 指导中小企业 业自主创新能 能力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列文件中的内 内容通过文中 中的规范性引 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 少的条款。其 其中,注日期的 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 期对应的版本 本适用于本文 文件;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件,其最新版 版本(包括所 所有的修改单 单)适用于本 本 文件。 GB/T 29490 企业知识产权 企 权管理规范 DB34/T 3061 科技成果评价 科 价规范 DB34/T 3310 企业创新能力 企 力评价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列术语和定义 义适用于本文 文件。 3.1 中小 小企业 small and mediu um-sized ennterprise 符合 合国家统计局 局《统计上大 大中小微型企 企业划分办法 法》规定的中型、小型、微 微型划分要求 求,具有独立 立 法人资格 格的社会经济 济组织。 3.2 自主 主创新 Indeppendent inn novation 组织 织依靠自身的 的创造性努力 力,应用新思 思想、新知识、 、新技术、新 新方法和新模 模式等,拥有 有或控制多种 种 形式的知 知识产权或核 核心技术,并 并在此基础上 上提高产品质量 量,开发生产 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 服务,占据市 市 场并实现 现市场价值的 的活动。 4 创新引领 企业 业主要负责人 人具有较强的 的创新意识和 和创新积极性 性,系统谋划创 创新发展新路 路径,重视人 人才、知识、 技术、资 资本等创新资 资源的整合。 5 战略制定 1 DB 34/T 37728—2020 中小企 企业应围绕愿景和使命,从 从资金投入、 、人才引进、外部机构合 合作等方面制 制定自主创新战略,进 行自主创新 新活动。应明确自主创新发 发展方向和确 确定管理机制 制,包括但不 不限于: a) 自 自主创新战略 略组织机构、参与者及其职 职责分工,战 战略长中短期 期计划时间区 区间的确定; b) 自 自主创新战略 略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 、研究和定位 位; c) 自 自主创新战略 略的制定、评审和选择; d) 自 自主创新战略 略的实施、监测; e) 自 自主创新战略 略的跟踪和调整。 6 资源保障 障 6.1 财务保 保障 6.1.1 技术 术研发投入经 经费 根据自身特点及自主创新战略规 规划,研发投 投入经费占主 主营业务销售 售收入的比例达 达到规划中的比值要 求。应预算 算支出一部分 分经费支出用于 于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和 和消化吸收。 6.1.2 研发 发人员投入经 经费 加强教 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确保 保研发人员素 素质不断提高 高,确保研发 发人员的年收入 业年人均 入应高于企业 收入。应设 设立用于创新 新活动管理费和 和人员激励费 费。 6.1.3 设施 施设备投入经 经费 将经营 营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科研 研设备、仪器 器的投入,企业技术开发 企 发仪器设备原值 值应达到战略 略规划中 的要求。 6.1.4 信息 息化建设投入 入经费 以提高 高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 率为目的,利 利用信息技术 术为手段,将 将经营收入按 比例用于信息 息化建设 投入。 6.2 保障 制度保 6.2.1 创新 新计划管理制 制度 建立创 创新计划管理 理制度,包括但 但不限于人员 员、经费、项 项目、成果、销售等管理 理计划制度,确 确定达成 的创新目标 标和分配合理 理的资源,并对 对创新计划进 进度进行跟踪 踪和评估。 6.2.2 科技 技人员管理制 制度 建立科 科技人员管理 理制度,包括但 但不限于科技 技人员引进、 、培养、考核 核、流动、晋 晋升、离职等 等。 6.2.3 经费 费管理制度 建立科 科研经费管理 理制度,包括但 但不限于经费 费预算、经费 费总额、经费 费使用计划、经费报销流程等,并 应按政府有关 做好经费台 台账,确保账目清楚,核算 算准确,使用 用合理。政府 府资助项目经 经费使用管理应 关科研项 目财务管理 理的文件和政 政策规定执行。 6.2.4 成果 果管理制度 建立成 成果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成果评价 价、成果发布 布、成果需求 求信息搜集、 成果转化要 要求、 2 DB 34/T 3728—20200 利益 益分配机制等 等。 6.2.5 项目管理制度 度 立项目管理制 制度,包括但 但不限于项目 立项、参加人 人员、项目实 实施、执行期 期限、验收评 评估、经费资 资 建立 助等。 6.2.6 考核激励制度 度 立自主创新考 考核激励制度 度,包括但不 不限于绩效计 计划、绩效跟踪 踪与辅导、绩 绩效评估、结 结果应用等。 建立 建立奖励 励制度,开展 展包括但不限 限于举荐人才 才、合理化建 建议、职务发明、技术改进 进等奖励工作 作。 6.2.7 创新技术保护 护制度 立自主创新保 保护制度,包 包括但不限于 确定创新重要 要性和优先级 级、确定人员 员创新贡献大 大小、对制度 度 建立 的执行效 效果进行跟踪 踪和反馈等。 6.3 文化保障 6.3.1 建立自主创新 新的企业价值 值观,营造自 自主创新文化 化,引导员工 工参加各类技 技术创新活动 动。 6.3.2 及时解读企业 业发展规划和 和自主创新战 战略规划,鼓励员工积极 鼓 极献言献策,在 在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提升效率 率等方面提出 出改进方案。 6.3.3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物质环 环境和工作氛 氛围,建立宽 宽松的工作场 场所和环境, 对员工创新 新意识与创新 新 内容进行 行区分评价,允许和包容 容创新失败。 7 能力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7.1 7.1.1 总则 小企业应优化 化人才发展环 环境,健全人 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 地调动科技人 人员的积极性 性和创造性。 中小 7.1.2 规模和结构 构 才队伍规模和 和结构建设应 应符合如下要 要求: 人才 a) 企业研发人 人员占企业总 总员工数量的 的比重应满足 足一定的比值要求; b) 研发人员中 中获得大专及 及以上学历的 的人员数占研 研发总人数的比重应满足一 一定的要求; ; c) 高级技术人 人员数量达到 到一定的比值 值要求,专业 业和年龄结构合理。 7.1.3 人才引进 才引进应满足 足以下要求: 人才 a) 人才引进的 的政策措施完 完善,应加大 引才引智和借 借智工作的力 力度,重视紧 紧缺人才的引 引进,并注重 重 引进硕士生 生和博士生等 等高层次人才 才; b) 对部分产业 业急需的高端 端创新人才、 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型 型人才进行定 定向引进; c) 采取项目合 合作、科研攻 攻关、科技合作 作、短期讲学 学和顾问咨询 询等方式引进 进科技领军人 人才和海外科 科 技人员等外 外部智力,多 多渠道增强公 公司科技力量 量。 7.1.4 人才培养 3 DB 34/T 37728—2020 人才培 培养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以 以企业需求为 为导向,制定 定适应自主创 新体系的人才培养规划,形成具有企 企业特色的人 人才管理 模 模式,实施高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 技能人才、创 创新型人才和 和复合型人才 才等人才培养 养工程; b) 建 建立企业的新 新员工培训体 体系、管理人 人才培训体系、专业技术培 培训体系,制 制定有针对性 性的专业 培 培训计划,开 开发职业岗位培训教材,制 制定长中短期 期职业技能培 培训计划; c) 依 依靠社会资源 源和力量,采用 用合作办学、 、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 等多种形式,创 创新人才培养 养模式, 培 培养具有研发 发、创新、应用和改造能力 力的高层次综 综合性人才; d) 重 重视企业内部 部培养,通过 过导师带徒、 定期培训、邀请专家讲座 座、开办企业 业学院、技术 术比武、 岗 岗位练兵等多 多种方式加强技能和技术培 培训,强化管 管理人员科技 技培训,高级工 工和技师稳步 步递增, 有 有效改善员工 工队伍结构,并充分发挥他 他们创新主力 力军的作用; 7.1.5 人才 才流动 人才流 流动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注 注重人才储备,防止人才流 流失引起的技 技术流失和市 市场损失; b) 制 制定创新人才升、降、去、留的政策措施 施,健全科技 技人才管理机 机构,对科技人 人才实行动态 态管理; c) 建 建立合理的内部人才流动机 机制,在企业 业内部形成良 良性的人员循 循环系统; d) 建 建立灵活合理 理的用人机制、人才保障机 机制和科学、 、有效的创新 新激励机制, 吸引和留住 住人才; e) 人 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失比宜满 满足一定的要 要求。 7.2 7.2.1 组织体 体系建设 管理 理组织体系建 建设 7.2.1.1 应 应建立系统的
DB34-T 3728-2020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指南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0:08: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