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01 3402 芜 湖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02/T 6—2020 芜湖大米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Wuhu rice 2020- 12 -13 发布 2021- 01 -01 实施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02/T 6—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芜湖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芜湖县六郎镇润程家庭农场、 南陵袁禾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卫东、胡勇、朱琼琼、曹刚、张艺、方静凡、李叶霞、焦建国、张志祥、 朱迎婷、毛慧、水亚萍、唐薇、毕晓莉、谢晶、胡敏、励平、周能伟、徐联国。 I DB 3402/T 6—2020 芜湖大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芜湖大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模式、品种范围、茬口安排、生产管理、收 贮。 本文件适用于芜湖大米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593—2013 食用稻品种品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芜湖大米 Wuhu rice 北纬30°38′28″~31°31′54″,东经117°29′04″~118°44′00″范围内,以油菜--水稻、 绿肥--水稻(绿肥--一季稻--再生稻)、虾--稻、冬闲田--一季稻--再生稻为种植模式,米质达到部颁 2级标准及以上的中晚稻大米。 4 产地环境 4.1 范围 北纬30°38′28″~31°31′54″,东经117°29′04″~118°44′00″范围内。 4.2 环境条件 4.2.1 年均气温约为 16.3℃,年降水量 1175.2mm,日照时数超过 2000h,土壤 PH 值平均 5.64,有机 质平均 2.76%;灌溉水达地表水质Ⅱ类。 4.2.2 稻田地势相对平坦、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不易受水旱灾害,集中连片,且远离厂矿、公 路、铁路。 5 种植模式 1 DB 3402/T 6—2020 以油菜--水稻、绿肥--水稻(绿肥--一季稻--再生稻)、虾--稻、冬闲田--一季稻--再生稻为种植 模式。 6 品种范围 6.1 适宜芜湖生态条件,米质达部颁标准 2 级及以上的丰产、稳产性好、抗病及抗逆力强、食味品质 好的优质中、晚稻品种,品种品质等级符合 NY/T 593—2013 的要求,并注意定期更换品种类型。 6.2 品种综合抗性好,中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较耐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7 茬口安排 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安排适宜的播种期,水稻抽穗扬花期避开8月上中旬高温。 8 生产管理 8.1 育秧 8.1.1 育秧方式 以工厂化基质育秧或湿润露地育秧为主,露地育秧秧田干整水做,上浮下松,畦面平整,播后塌谷 盖灰,秧本比小苗1:30,机插秧1:80~1:100;机插秧龄18d~20d;露地育秧秧龄25d~30d。 8.1.2 晒种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2h~4h。 8.1.3 选种、浸种 浸种前,漂去种子中的秕病籽,再选用浸种灵等杀菌剂浸种,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等种传病害。按 照药物规定浓度浸足时间,捞起种子清洗,再进行催芽。 8.1.4 肥料运用 一叶一心期施用断奶肥,工厂化基质育秧二叶期用浓度1%的尿素喷施,湿润露地育秧视苗情三叶一 心期追尿素5kg/666.7㎡~7.5kg/666.7㎡;栽前5d~7d,追尿素5kg/666.7㎡(送嫁肥)。 8.1.5 农药运用 移栽前2d~3d可选高效低毒农药及微肥混配兑水喷雾,带药移栽可减轻大田病虫发生,减少大田用 药。 8.2 大田栽培 8.2.1 耕整 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人工栽插的田块栽前1d~2d灌水精整;机插的田块栽前2d~3d灌水精 整、淀板1d~2d;结合耕整施好基肥,做到土肥混匀,土碎不浆,田面高差不过3cm。 8.2.2 施肥 2 DB 3402/T 6—2020 . 目标产量:550kg/666.7㎡ -600kg/666.7㎡。坚持安全优质、化肥减控、有机为主的肥料施用原则。 全生育期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用量控制在13kg/666.7㎡~15 kg/666.7㎡、6kg/666.7 ㎡~8 kg/666.7㎡和8kg/666.7㎡~12kg/666.7㎡。各地根据土壤肥力,选择适宜的施肥量,要求底肥 占60%,追肥占40%,穗肥不施用氮肥。 8.2.3 栽插密度 宽行窄株或宽窄行东西向栽插,籼稻人工栽插1.3万穴/666.7㎡~1.5万穴/666.7㎡,落地基本苗8 万穴/666.7㎡~10万/666.7㎡;机插1.6万穴/666.7㎡~1.8万穴/666.7㎡,落地基本苗4万穴/666.7㎡~ 2 6万/666.7㎡;粳稻人工栽插不低于1.5万穴/666.7㎡~1.6万穴/666.7㎡,落地基本苗7万穴/666.7m -8 万/666.7㎡;机插1.8万穴/666.7㎡~2.0万穴/666.7㎡,落地基本苗8万穴/666.7㎡~10万/666.7㎡。 8.2.4 水浆管理 浅水栽插,落水定根,薄水促蘖,够苗晒田(籼稻16~18万基本苗/666.7㎡,粳稻18~20万基本苗 /666.7㎡),孕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灌浆结实期以湿为主,腊熟期后干湿交替。收获前5d~7d断水(再 生稻前季,收获前7d~10d断水,收获田块湿硬,收割机碾压不陷)。 8.2.5 病虫草害防治 8.2.5.1 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等。 8.2.5.2 主要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8.2.5.3 主要草害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四叶萍、牛毛草、竹叶草、三棱草、野慈菇等。 8.2.5.4 对以上病虫草害的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适期防治。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生 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防治病虫草害。若必须使用化学农药,应按照附录 A、附录 B 使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 8.2.5.5 根据农药持效期合理施用农药,确保安全用药。 9 收贮 9.1 适期收获 分品种单收单晒,一般在90%左右的谷粒变黄或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穗枝梗也已变黄时适期收获。 9.2 脱粒 提倡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与脱粒。条件缺乏的,可人工收割,机械脱粒。粳稻难脱粒,又多有后 熟期,收割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可以促进后熟,便于脱粒。 9.3 翻晒 分品种翻晒。有条件的,采用机械低温干燥烘干,减少收获季节因阴雨等不良天气而造成的损失。 条件缺乏的,可在稻场上进行翻晒。一般在晴天上午8:00~9:00,晒场干燥后,将稻谷摊晒,厚度约 5cm,以后勤翻晒,并将稻谷堆成“波浪形”,高差约10cm,以利谷粒水分蒸发。稻谷的合格水分标准 为籼稻谷≤13.5%,粳稻谷≤14.5%。 9.4 恒温贮藏 原粮贮藏必须单收、单储。用于贮藏原粮的仓库必须防潮、通风、保持阴凉,同时做到防虫、防鼠、 防火和防有害物质污染。 3 DB 3402/T 6—2020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 表A.1规定了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 表A.1 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 禁限类型 农药品种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 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氟乙酸钠、滴滴涕、六 禁止使用 六六、艾氏剂、狄氏剂、毒杀芬、二溴乙烷、二溴氯炳烷、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氯磺隆、福美甲 胂、福美胂、除草醚、百草枯水剂、砷类、铅类、汞制剂、毒鼠强、毒鼠硅、甲磺隆、甲磺隆复配 制剂、胺苯磺隆复配制剂、氟苯虫酰胺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磷化铝、硫丹、氯化苦、灭多威、灭线磷、水胺硫磷、涕灭威、溴 限制使用 甲烷、氧乐果、百草枯、2,4-滴丁酯、C 型肉毒梭菌毒素、D 型肉毒梭菌毒素、氟鼠灵、敌鼠钠盐、 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 丁硫克百威、丁酰肼、毒死蜱、氟虫腈、乐果、氰戊菊酯、三唑磷、乙酰甲胺磷 4 DB 3402/T 6—2020 B B 附 录 B (规范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表B.1规定了芜湖大米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表B.1 芜湖大米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病虫名称 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 秧田期: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或出现发病中心时; 稻瘟病 分蘖期:防治适期为病叶率达到 3%或出现急性病斑时; 穗期:重点施药预防穗颈瘟,防治适期第一次破口前 3d~5d,第二次 在齐穗期。 推荐使用药剂 蜡质芽孢杆菌、嘧菌酯、春雷霉素、 枯草芽孢杆菌、稻瘟灵、咪鲜胺、 春雷•噻唑锌、三环唑等 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氟环唑、 水稻纹枯病 拔节孕穗期:病丛率 10%时施药。 井冈•蜡芽菌、肟菌酯·戊唑醇、甲 基硫菌灵、己唑醇等 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井 稻曲病 防治适期为破口前 10d~15d,破口时再预防一次。 冈霉素、申嗪霉素、戊唑醇、苯甲·丙 环唑、氟环唑等 苏云金杆菌、氯虫•噻虫嗪、甲维• 水稻二化螟 防治适期:各代卵孵化高峰期至幼虫(1~2)龄期施药。 茚虫威、甲氧虫酰肼、乙酰甲胺磷、 氯虫苯甲酰胺等 稻飞虱 防治指标:秧田期 30 头/㎡~40 头/㎡;孕穗期、抽穗期低龄若虫百丛 虫量 1500 头;齐穗后百丛虫量 2000 头。 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 100 头;孕穗期、抽穗期为百丛低龄 稻纵卷叶螟 幼虫 50 头 防治适期:卵孵化高峰期至 1 龄~3 龄幼虫高峰期。 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兼治叶蝉) 、 氯虫•噻虫嗪、呋虫胺、噻嗪酮、吡 虫啉等 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甲维﹒氟铃 脲、甲维﹒茚虫威、四氯虫酰胺、 短稳杆菌、甲维•虱螨脲、苏云金杆 菌等 5
DB3402-T 6-2020 芜湖大米栽培技术规程 芜湖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08: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