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220.40 CCS R20 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3706—2020 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布局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of layout for inland river port logistics park 2020-11-27 发布 2020-12-27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3706—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海生、王亚武、尹传忠、徐启文、杨昌道、李华治、李夫仲、夏高响、刘世 海、佘然、杨铎、姜玉波、虞杨波、刘淑伟、边峰、卫林枭、柳军、鲁小伟、张伟。 I DB34/T 3706—2020 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布局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布局设计的物流园区分类、布局设计、园区交通、信息化建设、环 保和绿化等。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内河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其他类型物流园区可参 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19488.1电子政务数据元 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GB/T 19488.2电子政务数据元 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目录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S 149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S 166河港总体设计规范 JT/T 697.1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1部分:总则 JT/T 697.2-2014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2部分: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697.3-2013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3部分:港口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697.4-2013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4部分: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697.5-2013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5部分:船舶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697.7-2014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7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697.8-2014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8部分:水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697.12-2016交通运输基础数据元 第12部分:船载客货信息基础数据元 TB 10098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TB 10099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1 DB34/T 3706—2020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流园区 logistics park 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 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3.2 内河港口物流园区 inland river port logistics park 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由多个物流组织设施和专业化物流企业构成,具有装卸、仓储、运输、流通加 工、配送等基础功能和配套延伸功能的物流园区。 3.3 物流运营面积 logistics operation area 物流园区除生活配套和商务配套用地外的物理设施和物流作业用地的面积,包括码头、铁路装卸线、 道路、仓库、堆场、雨棚、流通加工场所、货车停车场、装卸搬运场地、信息服务用地等。 3.4 流通加工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切割、计量、分拣、刷标志、贴标签、组装 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3.5 增值物流服务 valued-add logistics service 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3.6 B 型保税物流中心 bonded logistics center of B type 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 管的场所。 3.7 SLP 方法 system layout planning method SLP方法是一种以综合大量的工厂设施布局设计经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各作业单元间物流强度,达 到优化设施布局规划的方法。 3.8 物流关系 logistics relationship 物流园区各功能区之间在物流方面的联系紧密度。 2 DB34/T 3706—2020 3.9 非物流关系 non-logistics relationship 物流园区各功能区之间在组织管理、配套服务、工作环境等非物流方面的联系紧密度。 3.10 “三区三线” three spaces and three lines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指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三线”指的是根据生态空间、农业空 间、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4 物流园区分类 4.1 分类 物流园区共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型服务型五种类型的物 流园区。 4.2 货运服务型 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依托河港,兼备水运、铁路、公路节点(枢纽)而规划建设; b) 为大批量货物分拨、转运提供配套设施; c) 主要服务于区域性物流转运及运输方式的转换。 4.3 生产服务型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园区而规划建设; b) 为生产型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 c) 主要服务于生产企业物料供应、产品生产、销售和回收等。 4.4 商贸服务型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依托各类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等商品集散地而规划建设; b) 为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及配套商务服务; c) 主要服务于商贸流通业商品集散。 4.5 口岸服务型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依托对外开放河港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而规划建设; b) 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国际物流综合服务; c) 主要服务于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报检、仓储、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国际转口 贸易、商品展示等。 4.6 综合服务型 3 DB34/T 3706—2020 具备上述两种及两种以上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 5 布局设计 5.1 设计原则 5.1.1 统筹规划原则 园区功能区布局以协调和整合各方面要素为重点,从优化物流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体现功能区之 间的互补性和协作性,并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协调。 5.1.2 土地集约利用原则 合理确定各功能区建设规模,优化土地空间布局和园区用地规模。 5.1.3 交通便利原则 园区的各交通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多式联运顺畅衔接,货物在各功能区间高效流动。 5.1.4 价值工程原则 简化作业流程,缩短作业周期,有效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等,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5.1.5 环境友好原则 符合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要求,选用环保、节能型设备,宜优先使用新能源装备等。 5.1.6 适度超前原则 规模宜适度超前,具有可调整性,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5.2 选址 5.2.1 应符合所在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等,注重与产业规划、综 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的协调。 5.2.2 优先选择在高等级航道网沿线,对外交通便利,距高速公路道口、铁路接线点较近,与市政快 速通道有效衔接的位置。 5.2.3 宜选在河势、河床及河岸稳定少变、水流平缓、水深适当、水域面积大,并具备船舶安全营运 和锚泊条件的河段。陆域宜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防洪排涝条件,且用地成本较低。 5.2.4 宜靠近产业集聚区,并具备供水、供电、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5.2.5 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三区三线”的要求,不得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 5.3 功能区划分 5.3.1 园区内部功能区可分为基础功能和延伸功能,具体分类如表 1 所示。 4 DB34/T 3706—2020 表1 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功能区分类 序号 功能区 主要功能 码头装卸作业区 货物码头装卸搬运 堆存作业区 货物堆存保管、装卸搬运 3 仓储配送区 货物仓储保管、分拣配送、运输配载 4 多式联运换装区 多式联运换装,满足货物中转、换装、仓储等需求 5 流通加工区 满足货物的流通加工功能,包括对货物的分类、包装、加固、换装、改装等 6 商贸交易区 商品展示、商品交易、商务会展,商贸合作等 7 保税区 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贸易、国际中转等 1 2 8 基础功能 延伸功能 综合办公区 招商引资、物流信息服务、海关服务、工商税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 物业管理、物流系统设计咨询等 9 配套服务区 车辆辅助服务、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医疗等 10 加油、加气站 满足车辆加油、加气、充电等需求 11 停车区 车辆停放与管理 5.3.2 功能区组合原则如下: a) 市场性原则。以物流需求为基础,以发展战略定位为方向,确定园区的基础物流功能和延伸 功能; b) 系统性原则。各功能区既能独立承担物流服务业务,又能共同承担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 务; c) 互动性原则。根据物流市场需求环境变化进行多阶段修正; d) 柔性化原则。满足现有和未来物流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前瞻性。 5.4 建设规模的确定 5.4.1 总建设规模确定 5.4.1.1 园区建设用地总面积的确定应根据本地及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以物流服务、延伸服务及增值 服务为主,兼顾经济开发功能、口岸功能等。规划面积体现集约用地原则,不宜过大,要预留一定的发 展空间。 5.4.1.2 园区规模的确定涉及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港口吞吐量、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园区的建设用 地总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SZ tdQ Z ················
DB34-T 3706-2020 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布局设计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08: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