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571943.6
(22)申请日 2022.06.22
(73)专利权人 苏州悦肤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 术
开发区庞金路1801号庞金工业坊综合
楼
专利权人 上海悦肤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黄远 陈宾文 颜平 刘龙
曲秋羽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 95
专利代理师 竹励萍
(51)Int.Cl.
B26F 1/38(2006.01)
B26D 7/27(2006.01)B26D 7/18(2006.01)
B65H 37/04(2006.01)
B65H 35/1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包
括第一加工线、 第二加工线、 第三加工线和第四
加工线; 第一至第三加工线并行运行; 第四加工
线相对于第一至第三加工线串行运行; 由第一加
工线对目标物原片进行切割, 形成具有预定结构
的目标物贴片; 由第二加工线对一级防粘纸进行
切割, 形成具有镂空的二级防粘纸; 由第三加工
线对一级粘性胶带进行切割, 形成具有预定结构
的二级粘性胶贴; 由第二加工线将二级粘性胶贴
与二级防粘纸相接合, 得到一级背胶料带; 由第
四加工线将目标物贴片与一级背胶料带相接合,
再经一次切割二级防粘纸后, 得到目标产品。 本
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贴片产品的连续且大批量的
自动化生产, 提高贴片产品加工的稳定性及加工
效率。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22页 附图17页
CN 217648522 U
2022.10.25
CN 217648522 U
1.一种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加工线、 第二加工线、 第三加工线和
第四加工线; 所述第一加工线、 所述第二加工线和所述第三加工线并行运行; 所述第四加工
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加工线、 所述第二加工线和所述第三加工线 串行运行;
所述第一加工线用于将目标物 原片, 加工形成具有预定结构的目标物贴片;
所述第二加工线用于将一级防粘纸, 加工形成具有镂空的二级防粘纸;
所述第三加工线用于将一级粘性胶带, 加工形成具有预定结构的二级粘性胶贴;
所述第二加工线还用于将所述二级粘性胶贴与 所述二级防粘纸相接合, 得到一级背胶
料带;
所述第四加工线用于将所述目标物贴片与 所述一级背胶料带相接合, 所述目标物贴片
置于所述镂空中, 并且所述目标物贴片的一 面与所述 二级粘性胶贴粘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加工线被配置为先
将所述目标物贴片与所述一级背胶料带相接合得到中间产品, 然后 将所述中间产品切割形
成多个具有预定结构的目标产品;
所述目标产品由所述二级粘性胶贴、 三级 防粘纸以及所述目标物贴片组成; 所述三级
防粘纸由所述二级防粘纸切割 形成, 所述三级防粘纸的中部具有所述镂空, 所述三级防粘
纸的边沿延伸超出 所述二级粘性胶贴的边沿, 所述 二级粘性胶贴沿所述镂空的边 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加工线包括第 一托
底料带、 第一模切机构、 第一剥离机构、 第一收废机构和第二收废机构, 所述第一托底料带
能够从所述第一加工线的上游向下游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加工线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上料工位、 模切工位、 第一收废工位、 剥离工位
和第二收废工位;
所述第一 托底料带于所述上 料工位与所述目标物 原片接合;
所述第一模切机构于所述模切工位设有第 一模切支撑辊和第 一切刀, 所述第 一模切支
撑辊和所述第一切刀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托底料带的两相对侧, 所述第一切刀用于切割所述
目标物原片以形成所述目标物贴片;
所述第一收废机构于所述第一收废工位回收所述目标物 原片被切割后形成的废料;
所述第一剥离机构于所述剥离工位设有第 一剥离刀, 所述第 一剥离刀设置在所述第 一
托底料带背离所述目标物贴片的一侧; 所述第一剥离刀通过自身两相 邻边顶住所述第一托
底料带, 使所述第一托底料带在所述第一剥离刀处由最初的水平延伸方向转变至斜向下的
延伸方向, 以剥离所述目标物贴片和所述第一 托底料带;
所述第二收废机构于所述第二收废工位回收所述第一 托底料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加工线具有以下特
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收废机构于所述第 一收废工位设有第 一收废支撑辊和第 一收废压辊, 所述第
一收废支撑辊和所述第一收废压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托底料带的两相对侧, 所述第一收废
机构还设有排废胶带、 送料卷筒和排料卷筒, 所述送料卷筒、 所述第一收废 压辊和所述排料
卷筒依次通过所述排废胶带连接, 所述排废胶带 由所述送料卷筒送出, 并经过所述第一收
废压辊的压 抵后粘接所述废料, 粘接废料的所述 排废胶带由所述 排料卷筒回收;
所述第二收废机构于所述第二收废工位设有卷绕所述第一 托底料带的第一收废卷筒;权 利 要 求 书 1/5 页
2
CN 217648522 U
2所述第一加工线还包括 能够张紧所述第 一托底料带的第 一压合机构, 所述第 一加工线
还设有压合工位, 所述压合工位设于所述上料工位的上游, 所述第一压合机构于所述压合
工位设有第一压合支撑辊和第一压合压辊, 所述第一压合支撑辊和所述第一压合压辊分别
位于所述第一 托底料带的两相对侧; 以及,
所述第一加工线还包括设于最上游的第 一托底料带材料卷, 所述第 一托底料带材料卷
设有成卷的第一 托底料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加工线还包括上料
平台和辅助贴合机构, 所述上料平台设于所述上料工位并用于放置所述 目标物原片, 所述
辅助贴合机构用于将所述目标物原片与所述第一托底料带相贴合, 所述第一加工线还设有
辅助贴合工位, 所述辅助贴合工位设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模切工位之间, 所述第一托底
料带自所述上料平台下方输送, 并由下而 上穿过所述上料平台的出料侧和所述辅助贴合机
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贴合机构设置为以
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辅助贴合机构包括第 一辅助压合机构, 所述第 一辅助压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 一
托底料带两相对侧的压板和贴合板; 所述压板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贴合板, 所述压板于靠
近所述贴合板时能够压抵所述目标物原片的边缘, 使 所述目标物原片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托
底料带贴合;
所述辅助贴合机构包括第一吹气机构, 用于向所述目标物原片吹气, 使所述目标物原
片与所述第一 托底料带贴合; 以及,
所述辅助贴合机构包括第 二辅助压合机构, 所述第 二辅助压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 一
托底料带两相对侧的第一辅助贴合压辊和 第一辅助贴合支撑辊, 所述第一辅助贴合压辊能
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辅助贴合支撑辊, 所述第一辅助贴合压辊于靠近所述第一辅助贴合
支撑辊时能够压抵所述目标物原片的边缘, 使所述目标物原片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托底料带
贴合, 所述第一辅助贴合压辊的辊面包绕有保护材 料。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加工线
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上料平台; 所述上料平台能够吸附所述目标物原片, 和/
或, 所述上料平台 自身能够移动和/或转动, 以将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一部 分推送出所述上料
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平台设有多个吸附
孔, 且所述上料平台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吸 附孔连通的负压腔, 其中所述上料平台具有以
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多个所述吸附孔沿所述目标物 原片的出 料方向由密到疏或由疏到密分布;
多个所述吸附孔沿垂直于所述目标物 原片的出 料方向由密到疏或由疏到密分布;
多个所述吸附孔的分布密度为中间疏、 边 缘密或中间密、 边 缘疏;
多个所述吸附孔的孔径沿所述目标物 原片的出 料方向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分布;
多个所述吸附孔的孔径沿垂直于所述目标物原片的出料方向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分
布;
多个所述吸附孔的孔径为中间部分的孔径大、 边缘部分的孔径小或中间部分的孔径权 利 要 求 书 2/5 页
3
CN 217648522 U
3
专利 贴片产品加工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