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42607.2 (22)申请日 2021.12.28 (73)专利权人 北京耐特尔环境工程 技术有限公 司 地址 100076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旧桥路 25号院8号楼40 3室 (72)发明人 齐祥民 崔成军 杨友良 尤嗣云  曲恒宇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75 专利代理师 胡正耀 (51)Int.Cl. C02F 9/02(2006.01) B08B 9/087(2006.01) B01D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智能污水一体化处 理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 备, 涉及污 水处理技术领域,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 的上表面设置有箱体, 所述箱 体的内部转动连接 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 板, 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所 述转轴的内部开设有集液腔, 所述过滤孔与集液 腔相连通, 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净化腔, 本实 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 产 生一定的吸引力, 从而箱体内部的废液能够通过 若干个过滤孔吸附在集液腔中, 接着输送到净化 腔的内部, 颗粒较大的杂质通过过滤孔的拦截则 被遗留至箱 体的内部, 此时初步过滤的废水再经 过活性炭滤网的过滤, 能够对渗滤液进行多重过 滤, 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6584463 U 2022.05.24 CN 216584463 U 1.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包括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 箱体(2), 所述箱体(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3), 所述转轴(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固 定板(5), 所述固定板(5)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6), 所述转轴(3)的内部开设有集液 腔(4), 所述过滤孔(6)与集液腔(4)相连通, 所述箱体(2)的内部开设有净化腔(9), 所述净 化腔(9)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网(10), 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15), 所述第 一水泵(15)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转轴(3)转动连接并与集液腔(4)相连通, 所述第一水泵 (15)的另一输出端延伸至净化腔(9)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上表 面且位于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16), 所述第二水泵(1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 接管(17), 所述第二连接管(17)与箱体(2)连接, 所述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 (14), 所述第一连接管(14)延伸至净化腔(9)的内部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3)的外侧 固定连接有 多个连接轴(7), 多个所述连接轴(7)的一端连接有刮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下表 面设置有万向轮(27), 所述箱体(2)的前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门(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2)的一侧 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3), 所述活性炭滤网(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1), 所 述第二固定块(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12), 所述螺钉(12)与第一固定块(11)螺纹连 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2)的上表 面设置有电机(18), 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19), 所述转盘(19)的外侧固定连 接有偏心销轴(24), 所述箱体(2)的上表 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2), 所述支撑座(22)的内部 滑动连接有齿条(23), 所述齿条(23)的一端 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 所述连接杆(20)的一 端连接有方 形框(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3)的上端 固定连接有 齿轮(21), 所述齿轮(21)与齿条(23)啮合连接 。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管(14) 的外侧设置有流速测量仪(28), 所述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2 9)。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84463 U 2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污水处 理技术领域, 具体为智能污水一体化处 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 为污水。 污水 处理主要目的是将生活污水和与之相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后达到回用水 质要求, 使废水处 理后资源化利用。 [0003]但是现有的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过滤效果较差, 无法对废液产生的异味进 行处理, 并且用于过滤 的过滤孔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从而大大降低了过滤效 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解决了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出 过滤效果较差、 用于过 滤的过滤孔长时间使用容 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 设备,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箱体, 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 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外侧 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所述转轴的内 部开设有集液腔, 所述过滤孔与集液腔相连通, 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 净化腔, 所述净化腔 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网, 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 所述第一水泵的其中一个输 出端与转轴转动连接并与集液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输出端延伸至净化腔的内 腔。 [0006]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 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从而箱体内部 的废液能够通过若干个过滤孔吸附在集液腔中, 接着输送到净化腔的内部, 颗粒较大 的杂 质通过过滤孔的拦截则被遗留至箱体的内部, 此时初步过滤的废水再经过 活性炭滤网的过 滤, 同时能够对废水中的异味进行吸 附, 最后通过第一连接管排出, 其结构简单, 能够对渗 滤液进行多重过 滤, 大大提高了过 滤效果。 [0007]优选的,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箱体的一侧 设置有第二水泵, 所述第二水泵的 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 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箱体连接, 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 管, 所述第一连接管延伸至净化腔的内部 。 [0008]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设置 的第二水泵, 能够将废水通过第二连接管排放 到箱体的内腔。 [0009]优选的, 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轴, 多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 刮板。 [0010]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 转轴转动的同时, 能够带动刮板进行摆动, 从而能够对箱 体的内壁进行清理, 防止杂质长时间附着在内壁难以清理的问题, 提高了装置实用性。 [0011]优选的, 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箱体的前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门。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584463 U 3

PDF文档 专利 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第 1 页 专利 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第 2 页 专利 智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45: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