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03481.8
(22)申请日 2021.12.24
(73)专利权人 江苏常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常熟市常熟东
南开发区常昆工业园
(72)发明人 顾进 钱卫强 方志军 周强
王亚军
(51)Int.Cl.
B28C 5/16(2006.01)
B08B 9/08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混凝 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 为了解决单缸混凝土
拌和工序耗时较长, 产能较低, 经济效益低下的
问题。 其包括工作台, 工作台包括第一拌缸、 第二
拌缸、 若干一次料筒和若干二次料筒, 第一拌缸
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内的开合
组件, 第一拌缸内插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
搅拌头, 搅拌头穿过第一拌缸底 壁并插设入第二
拌缸内,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入第一拌缸内并
与搅拌头相连接, 一次料筒通过管道或传送带与
第一拌缸相连通, 二次料筒通过传 送带与第二拌
缸相连通, 第二拌缸底壁设置有物料箱。 本申请
具有通过双缸对混凝土进行复合拌和, 提高混凝
土拌和的自动化 程度和混凝 土产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7169057 U
2022.08.12
CN 217169057 U
1.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工作台(1), 所述工作台(1)包括第
一拌缸(2)、 第二拌缸(3)、 若干一次料筒(4)和 若干二次料筒(5), 所述第一拌缸(2)设置于
第二拌缸(3)上方, 所述第一拌缸(2)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3)内的开合组
件(6), 所述第一拌缸(2)内插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头(7), 所述搅拌头(7)穿过
第一拌缸(2)底壁并插设入第二拌缸(3)内, 所述第一拌缸(2)顶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头
(7)转动的驱动电机(8), 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插设入第一拌缸(2)内并与搅拌头(7)
相连接, 所述一次料筒(4)通过管道或传送带与第一拌缸(2)相连通, 所述二次料筒(5)通过
传送带与第二拌缸(3)相连通, 所述第二拌缸(3)底 壁设置有用于盛放成品混凝土的物料箱
(9), 所述物料箱(9)与第二拌缸(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1)
包括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 所述第一平台(11)位于第二平台(12)上方, 所述第一
平台(11)沿厚度方向开设有 可供第一拌缸(2)安装的第一安装口(111), 所述第二平台(12)
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二拌缸(3)安装的第二安装口(121), 所述第一安装口(111)与第
二安装口(121)同轴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组件
(6)安装于第二平台(12)上表面, 所述开合组件(6)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块(61)、 两相平
行设置的限位杆(62)、 转动丝杆(63)、 两相对设置的开合端(64)和驱动马达(65), 两所述固
定块(61)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口(121)两侧, 两所述限位杆(62)连接于两固定块(61)之间,
所述转动丝杆(63)设置于两限位杆(62)之间, 所述转动丝杆(6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应
的固定块(61), 两所述开合端(64)螺纹连接于转动丝杆(63), 所述转动丝杆(63)与两开合
端(64)连接处的螺纹方 向相反, 所述限位杆(62)穿过两开合端(64), 两所述开合端(64)上
壁与第一拌缸(2)底部端壁相抵接, 所述驱动马达(65)连接于一端固定块(61)背离开合端
(64)的一 面, 所述驱动马达(6 5)的输出轴与转动丝杆(6 3)相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开合端
(64)均为半椎体, 两所述 开合端(64)相抵成型为完整椎体, 两所述 开合端(64)内部中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拌缸
(2)和第二拌缸(3)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对搅拌头(7)进行限位的限位环(71), 所述搅拌头(7)
插设入限位环(71)内, 所述限位环(71)侧壁连接有若干固定杆(72), 所述固定杆(72)背离
限位环(71)的一端与第一拌缸(2)或第二拌缸(3)内侧壁相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限位环
(71)均包括环体一(71 1)和环体二(712), 所述环体一(71 1)与环体二(712)螺纹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头(7)
位于第一拌缸(2)顶壁下表面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73), 所述转动杆(73)下表面连接有若
干用于清理附着于第一拌缸(2)内侧壁物料的刮壁刷(731), 所述刮壁刷(731)贴合第一拌
缸(2)内侧壁设置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拌缸
(3)和物料箱(9)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拌缸(3)与物料箱(9)固定的法兰安装盘(9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料筒
(4)和二次料桶上均设置有用于对物料进行称量的计量组件(10)。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169057 U
2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 土搅拌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 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 料, 在全世界的建筑业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0003]混凝土的配制是将水泥、 骨料等加入适量水, 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 常见的混凝土
制作过程通常是将混凝土分为两次搅拌, 首次搅拌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二次搅拌则是
为了降低混凝 土的水灰比, 经过此两步的搅拌, 得到最终所需要的混凝 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方法, 发明人发现现有对混凝土 的拌合都是通过单缸实现的,
将加工混凝土所需的材料注入同一个拌缸内进行拌和, 拌和完成后, 缸内会有残余料浆, 影
响下一次拌和混凝土的物料填充顺序, 因此需要在每次使用前将拌缸内进行清理, 耗时较
长, 大量的生产时间被浪费, 产能较低, 经济效益较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混凝土产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双缸复
合拌和装置 。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 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 术方案:
[0007]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包括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拌缸、 第二拌
缸、 若干一次料筒和若干二次料筒, 所述第一拌缸设置于第二拌缸上方, 所述第一拌缸下方
设置有用于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内的开合组件, 所述第一拌缸内插设有用于对物料进 行搅
拌的搅拌头, 所述搅拌头穿过第一拌缸底壁并插设入第二拌缸内, 所述第一拌缸顶壁设置
有用于驱动搅 拌头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入第一拌缸内并与搅 拌头
相连接, 所述一次料筒通过管道或传送带与第一拌缸相连通, 所述二次料筒通过传送带与
第二拌缸相连通, 所述第二拌缸底壁设置有用于盛放成品混凝土的物料箱, 所述物料箱与
第二拌缸相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一次料筒内的物料进入第一拌缸内, 通过搅拌头进行一
次搅拌, 搅拌完成, 开合组件打开, 物料进入第二拌缸内, 二次料筒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内,
进行第二次搅拌, 搅拌完成通过物料箱进 行运输。 驱动电机带动搅拌头实现同程搅拌, 经济
效益较高, 且物料经过第一次搅拌后, 再进 行第二次搅拌, 不会影响混凝土拌和工艺中对不
同材料的通入顺序, 第二拌缸将不会影响第一拌缸内的物料构成结构, 节省了清理拌缸 的
工艺流程, 提高了对混凝土拌合的自动化程度, 能够充分提高时间利用率, 提高产能和经济
效益。
[0009]可选的, 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 所述第一平台位于第二平台上方,
所述第一平台沿厚度方向开设有 可供第一拌缸安装的第一安装口, 所述第二平台沿厚度方
向开设有可 供第二拌缸安装的第二 安装口, 所述第一 安装口与第二 安装口同轴开设。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开设, 可以给第一拌缸和第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169057 U
3
专利 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45: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