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54362.7 (22)申请日 2022.09.22 (71)申请人 山东理工大 学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技术开发 区高创园A座313室 (72)发明人 李发兰 王晓阳 田宇航 孙霞  郭业民 杨青青 张妍妍  (51)Int.Cl. G01N 21/64(2006.01) B22F 9/24(2006.01) B82Y 30/00(2011.01) B82Y 4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银纳米簇和金钯纳米粒子构建荧光传感器 测牛奶中链霉素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牛奶中链霉素 (STR) 残留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属于食品安 全检测领域。 本发明包括鸟嘌呤 (G) 碱基调控的 发夹式DNA ‑银纳米簇 (DNA ‑AgNCs) 合成、 核壳金 钯纳米粒子 (Au@PdNPs) 的合成和荧光传感器构 建方法。 本发 明通过在发夹环中加入不同数量的 G碱基, 以实现发射光谱的红移和DNA ‑AgNCs荧光 强度的增加。 通过种子生长法和沉积法制备Au@ PdNPs, Au@PdNPs复合材料不仅解决了钯纳米粒 子 (PdNPs) 在长波长范围内淬灭能力弱的问题, 而且有效地扩大了金纳米粒子 (Au NPs) 的荧光淬 灭范围。 所 发明的传感器对50 ‑1250 nM范围内的 STR有良好的反应, 检测极限 (LOD) 为18.7  nM。 此 外, 该发明已成功 应用于牛奶中的STR检测, 表明 其在动物源性食品领域的STR检测中具有良好的 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15452787 A 2022.12.09 CN 115452787 A 1.一种检测牛奶中链霉素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构建了一种 基于鸟嘌呤 (G) 碱基调控的发夹式DNA银纳米簇 (DNA ‑AgNCs) 和核壳金钯纳米粒子 (Au@ PdNPs) 的荧 光适配体传感器, 用于检测链霉素 (STR)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牛奶中链霉素的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在发夹环 中加入不同数量的G碱基, 以实现发射光谱的红移和DNA ‑AgNCs荧光强度的增 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牛奶中链霉素的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通过种子生长法和沉积法制备优秀淬灭材料Au@PdNPs, 利用Au@PdNPs和DNA ‑AgNCs进行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相应的激发波长下通过Au@PdNPs和DNA ‑AgNCs荧光信号发生变化实 现对链霉素的检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牛奶中链霉素的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传感性能, 可实现检测实际牛奶样品中STR残留。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452787 A 2银纳米簇和金钯纳米粒子构建 荧光传感器测牛奶中链 霉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牛奶中链霉素残留的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属于食品安 全检测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链霉素 (STR) 是一种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用于治疗奶牛的细菌感染引起的 乳腺炎等疾病, 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牛奶等乳制品中的STR残留, 不仅影响乳制品的质量, 而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包括过 敏、 破坏肠道菌群和肾脏的毒性。 [0003]因此, 开发灵敏和特异性技术来检测动 物源性食品如牛奶中的STR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 毛细管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和酶联免疫等灵敏检测方法已被开发用于检测牛奶残留 物中的STR, 但由于周转时间长, 步骤复杂, 设备昂贵和技术要求高等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应 用。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 一种快速、 简单、 高效的检测技 术检测牛奶中的STR。 [0005]其技术方案为: 适配体是通过数富集 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SELEX) 筛选的高亲和 力和特异性的RNA或ssDNA序列, 近年来, 因具有快速、 灵敏和易于操作的优点, 基于适配体 的荧光传感器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0006]所述的一种检测牛奶中STR残留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图1) , 其特征在 于: 在发夹式DNA ‑银纳米簇 (DNA ‑AgNCs) 环中加入G碱基, 以实现对DNA ‑AgNCs荧光光谱的调 节, DNA‑AgNCs的模板链中含有STR适配体 (STP) 序列, 在 没有STR的情况下, DNA ‑AgNCs的适 配体通过配位被吸附在金钯纳米粒子 (Au@PdNPs) 的表面, 因此, 能量 从荧光供体DNA ‑AgNCs 转移到Au@PdNPs上, 导致了荧光淬灭, 当加入STR时, STR与适配体的特异 性结合导致适配体 的构象发生变化, 适配体和Au@PdNPs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导致荧光信号的恢复, 基于荧光 信号的变化, 可以成功实现对牛奶中STR的检测。 [0007]所述的一种检测牛奶中STR残留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发 夹环中加入不同数量的G碱基, 以实现发射光谱的红移和DNA ‑AgNCs荧光强度的增加, 此外, 合成具有优良淬灭特性的  Au@PdNPs 复合材料, 不仅解决了钯纳米粒子 (PdNPs) 在长波长范 围内的弱淬灭能力问题, 而且有效地扩大了金纳米粒子 (AuNPs) 的荧 光淬灭范围。 [0008]其制备原理为: 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 的基础上, 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DNA ‑ AgNCs和核壳金钯纳米粒子 (Au@PdNPs) 的荧光传感器来检测牛奶中的链霉素 (STR) , DNA ‑ AgNCs的适配体通过配位被吸附在Au@PdNPs的表面。 DNA ‑AgNCs和Au@PdNPs产生FRET, 能量 从荧光供体DNA ‑AgNCs转移到Au@PdNPs上, 导致了荧光淬灭, 当加入STR时, STR与适配体的 特异性结合导致适配体的构象发生变化, 适配体和Au@PdNPs之间的FRET被破坏, 导致荧光 信号的恢复。 [0009]为达到以上目的, 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实现: 银纳 米簇的制备, 首先用TE缓冲液制备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452787 A 3

PDF文档 专利 银纳米簇和金钯纳米粒子构建荧光传感器测牛奶中链霉素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银纳米簇和金钯纳米粒子构建荧光传感器测牛奶中链霉素 第 1 页 专利 银纳米簇和金钯纳米粒子构建荧光传感器测牛奶中链霉素 第 2 页 专利 银纳米簇和金钯纳米粒子构建荧光传感器测牛奶中链霉素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6: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