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 CCS B 41 ICS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2196—2020 鸽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tandard for pigeon plague 2020 - 10 - 29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30 实施 发 布 — DB45/T 2196 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址与布局 ........................................................................ 1 5 管理措施 .......................................................................... 2 6 预防 .............................................................................. 2 7 控制 .............................................................................. 3 附录 A (资料性) 鸽瘟诊断 .......................................................... 4 参考文献 ............................................................................. 5 I — DB45/T 2196 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人:梁家幸、何颖、卢冰霞、赵武、周英宁、陈忠伟、蒋冬福、卢敬专、李斌、闭炳芬、 苏乾莲、秦毅斌、段群棚。 III — DB45/T 2196 2020 鸽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鸽瘟综合防控技术中场址与布局、管理措施、预防、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鸽瘟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6550 新城疫诊断技术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鸽瘟 pigeon plague 又称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或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Ⅰ,PPMV-Ⅰ) 引 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下痢、震颤和共济失调神经症状及乳鸽高死亡率为 特征。 4 场址与布局 4.1 肉鸽场的选址 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 500 m 以上;距离种畜禽 场 1 000 m 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 200 m 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 500 m。 4.1.2 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 3 000 m 以上。 4.1.3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500 m 以上。 4.1.1 4.2 种鸽场的选址 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 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1 000 m 以上。 4.2.2 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动物诊 疗场所 3 000 m 以上。 4.2.1 1 — DB45/T 2196 2020 4.3 养鸽场的布局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 4 m、深 0.3 m 以上的消毒池。 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 5 m 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鸽舍应安装防鼠、防鸟、防虫设施或者措施。 5 管理措施 鸽场外人员及车辆不得随意进入鸽场。工作人员必须更衣换鞋并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鸽场内不得饲养其它动物,定期进行卫生消毒、灭鼠灭蚊蝇。 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分区饲养的饲养管理模式。每批鸽入舍前和出栏后对鸽舍、设施及 用具进行彻底清洁和严格消毒。 5.4 鸽场建立养殖档案,包括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采购和使用、免疫、疫病诊疗、防疫监 测、消毒、无害化处理、产品销售等记录,并整理归档。 5.5 饮水水质符合 NY 5027 要求。 5.6 饲料符合 GB 13078 要求。 5.7 病死鸽及养鸽粪污等养殖废弃物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处理。 5.1 5.2 5.3 6 预防 6.1 免疫 鸽场应根据本场特点、当地鸽瘟流行情况及疫苗种类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使用新 城疫疫苗免疫。 6.1.2 肉鸽于 30 d 龄使用新城疫Ⅳ系苗稀释 1000 倍后饮水,每只肉鸽饮水免疫 5 mL。 6.1.3 种鸽于 30 d 龄使用新城疫Ⅳ系苗稀释 1000 倍后饮水,每只种鸽饮水免疫 5 mL;开产前用同样 稀释的疫苗饮水免疫 1 次,每只种鸽饮水免疫 10 mL~15 mL,以后每隔 4 个月~5 个月饮水免疫 1 次; 或者种鸽于 1 周龄~2 周龄使用新城疫Ⅱ系苗稀释 10 倍~20 倍后,每只种鸽滴鼻免疫 1 滴,3 月龄左 右用同样稀释的疫苗滴鼻免疫 1 次,以后每隔 4 个月~5 个月滴鼻免疫 1 次。 6.1.4 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苗 0.2 mL~0.5 mL/只鸽。 6.1.1 6.2 监测 6.2.1 抗体监测 6.2.1.1 6.2.1.2 肉鸽疫苗免疫后 2 周采血进行抗体检测。 种鸽疫苗首免后 2 周采血进行第 1 次抗体检测,开产前加强免疫后 2 周,采血进行抗体检测。 6.2.2 病原监测 鸽场根据本场实际情况不定期采集鸽喉头及肛门棉拭子进行病原检测。 2 — DB45/T 2196 2020 6.2.3 监测方法 抗体监测、病原监测参照GB 16550的规定操作。 6.3 引种检疫 引种检疫按《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7 控制 鸽场发生鸽瘟疫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 防止疫病扩散。封锁期间控制鸽及鸽产品的出场。病死鸽及发病鸽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按农医发 [2017]25 号规定执行。 7.2 疑似鸽瘟的鸽群,使用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可给全群鸽子饮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水和电 解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提高鸽子的抗病能力。 7.3 鸽舍及笼器、饮水器、饲料槽等污染场所及用具应严格彻底消毒。 7.4 鸽舍粪污及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其他物品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焚烧、深埋、 堆积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具体参照 GB 18596 的规定执行。 7.1 3 — DB45/T 2196 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 鸽瘟诊断 A.1 临床诊断 A.1.1 流行特点 A.1.1.1 易感动物 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鸽均可感染发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可高达80%~90%,死亡率因年龄和 鸽群的免疫状况、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不同而有差异,多数为30%~50%,而乳鸽及幼鸽可达60%~ 80%。 A.1.1.2 传播途径 鸽瘟传染源主要为病鸽及其粪便和口、鼻、眼的分泌物,通过被污染水、饲料、器具及带毒的野生 飞禽、昆虫及有关人员等传播媒介经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眼结膜及创伤等感染传播。 A.1.1.3 发病季节 鸽瘟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冬、冬春多发。 A.1.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鸽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饮欲剧增,水样腹泻,排黄绿白稀粪。 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鸽出现单侧性翅膀或腿麻痹、扭头歪颈、肌肉震颤、头向后昂等神经症状。发病后 期病鸽卧地不起,闭眼缩颈,食欲废绝,最终衰竭而死。个别病鸽张口呼吸,不断发出“咯咯”叫声呈 呼吸型病型或发生眼睑肿胀的眼型病型。本病在新疫区来势凶猛,呈爆发性流行,鸽群大批快速死亡, 在老疫区则缓慢发生,不断出现零星死亡。 A.1.3 剖检变化 鸽瘟剖检病变与鸡新城疫病变大致相同。皮下尤其颈部皮下严重出血。食道、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 条纹状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肌胃呈条块状出血;小肠、直肠、泄殖腔、盲肠扁挑体多见出血;心冠沟 及心肌有出血点;脑充血、出血;结膜发炎充血出血;呼吸道明显水肿、出血;肺间质出血;肾、肝肿 大,有出血斑点;胰脏肿大有出血点;脾肿大,有弥漫性白色坏死点;胸、颈部皮下广泛出血:肌间组 织有淡黄色、胶冻样物。慢性死亡鸽消瘦脱水,嗉囊无食物,肠道出血严重,常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曲霉菌等病原混合感染。 A.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参照GB 16550的规定执行。 4 — DB45/T 2196 2020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 [3] 动物检疫管理
DB45-T 2196-2020 鸽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5:09: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