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CCS R 60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2151—2020 山区河流受枢纽运行影响航道水文观测与 分析规程 Regulations for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waterways affected by oper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in mountain rivers 2020 - 10 - 12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20 实施 发 布 DB45/T 2151—202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水文观测......................................................................................................................................................... 3 6 通航水位......................................................................................................................................................... 7 7 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 10 附录 A (规范性) 山区河流受枢纽运行影响河段通航水位推算......................................................... 12 I DB45/T 2151—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水运管理处、水利部交 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覃昌佩、庞雪松、陆宏健、曹民雄、冯小香、谢殿武、马爱兴、张明、韦作明、 李旺生、邹智、谢涛、吴信、麦建清、王秀红、黄伟军、周昱瑛、苏达宁、李玉婷、蒋乙平、黄湘、 杨奕健、胡颖、邓涯、汪路瑶。 II DB45/T 2151—2020 山区河流受枢纽运行影响航道水文观测与分析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区河流受枢纽运行影响航道水文观测与分析中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水文观测、 通航水位、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受枢纽运行影响的山区河流航道工程水文观测、水文分析与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S 131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S 132 水运工程水文观测规范 JTS 145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JTS/T 231-4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测量垂直剖面水流流速的仪器。 3.2 盲区 blanking distance ADCP换能器附近不能获取有效测量数据的范围。 3.3 旁瓣区 sidelobe region ADCP换能器发射超声波能量扩散、衰减增多的范围。 3.4 RTK 全球卫星定位与数据通信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 3.5 回水尖灭点 pinchout point of backwater 同级流量下天然水位与枢纽回水水位相交的点。 3.6 回水曲线 backwater curve 枢纽坝址至回水尖灭点河段的沿程水面高程的连线。 1 DB45/T 2151—2020 3.7 变动回水区 fluctuating backwater region 枢纽上游距坝址最远的尖灭点与最近尖灭点之间的区段。 3.8 常年回水区 permanent backwater region 枢纽上游距坝址最近的尖灭点与坝址之间的区段。 3.9 综合历时曲线 synthetic duration curve 某一水文要素在其多年资料按序排列后大于等于不同定值的累积时间曲线。 3.10 保证率 reliability 某一水文要素在其统计系列中大于等于不同定值的历时百分比。 3.11 重现期 recurrence interval 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一定量级的水文要素值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年数。 3.12 整治水位 regulation stage 对整治目标区段航行条件有显著改善,与整治流量相对应的水位。 3.13 整治线 regulation lines 整治河段在整治水位时,设计新河槽左右两侧的轮廓线。 3.14 整治线宽度 regulation width 设计新河槽在整治水位时的宽度,即左右两侧整治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4 基本规定 4.1 水文观测应采用国家或相关工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采用工程坐标系时应明确其与国家 坐标系的关系,采用工程项目高程基准时应明确其与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 4.2 水文观测工作开始前,应对采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校核;如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增设控制点。 4.3 水文观测仪器设备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并进行现场校验和比对。 4.4 使用新技术和新仪器前,应进行验证,观测成果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及本标准相应精度 要求时方可使用。 4.5 收集的水文资料系列应查明其来源、精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采用系列应满足可靠 性、一致性和代表性的要求。 4.6 水文分析与计算应以观测河段及上下游的水文站、水位站、专用站观测资料为主要依据。 4.7 山区河流受枢纽运行影响航道水文分析与计算时,应区分下列两种情况: a) 受枢纽回水影响的航道,按回水尖灭点影响范围分为上游变动回水区和常年回水区; b) 受枢纽调度运行影响明显的下游航道。 4.8 水文观测数据整理符合下列规定: a) 水文观测原始记录不得擦、涂、刮和改字; b) 水文观测数据可根据观测要素的相关特性剔除原始观测数据中的粗差; 2 DB45/T 2151—2020 各观测要素应归算至所要求的基准; d) 相应水文要素应绘制过程线、图表,并编制成果表。 4.9 观测河段缺乏实测水文资料时,可根据需要通过与上下游或邻近水文站、水位站、专用站的观测 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查插补延长工程所需的相关水文资料。对无资料地区,应根据工程需要及时进行调 查和设立专用站进行相关水文要素的观测。 4.10 水文分析与计算成果应进行合理性检查。 c) 5 5.1 水文观测 一般规定 5.1.1 应收集下列资料: a) 流域的基本情况; b) 气温、降水、能见度、风速和风向、相对湿度、雷暴和灾害性天气等气象资料; c) 河道地形图和河床地质资料等; d) 观测河段上下游有关水文站点的历年逐日平均水位、流量,以及有关特征水位、流量和实测流 量资料; e) 枢纽调度运行有关情况,枢纽坝上坝下的设计最高、最低通航水位及最大、最小下泄流量,枢 纽坝上、坝下近年水位及入库、出库流量等资料; f) 观测河段以往的水位、流量、流速、流向、流态和比降等实测资料和历史洪、枯水调查资料等。 5.1.2 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有效性、完整性分析,并结合工程项目的需要,合理确定水文观测内容。 5.1.3 枢纽上游变动回水区航道水文观测范围应根据设计流量条件下水库运行方式确定,并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 5.1.4 水文观测工作开始前,应了解上下游枢纽运行对观测河段水位的影响,必要时与枢纽管理部门 协商临时调整运行,提供满足观测需要的水文条件。 5.1.5 观测河段流量、流速、流向、比降等要素应同步观测;观测水尺应至少提前 1 h 观测,各观测 要素结束后观测水尺应至少延后 1 h 结束。 5.2 水位观测 5.2.1 水位可通过基本水位站、基本水尺或临时水尺等站点进行观测
DB45-T 2151-2020 山区河流受枢纽运行影响航道水文观测与分析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5:33: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