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01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139—2018 茶叶机械化采摘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tching production of tea mechanical-plucking 2018 - 09 - 18 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0 - 18 实施 发 布 DB33/T 213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兰溪市经济特产站、遂昌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诸暨市经济特产站、浙江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德彪、应博凡、尹军峰、雷永宏、董久鸣、金晶、张启、何乐芝、吕闰强、 林杰、金银永、高扬、徐峰、杨晓平。 I DB33/T 2139—2018 茶叶机械化采摘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机械化采摘的术语和定义、茶园要求、鲜叶采摘、鲜叶加工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机械化采摘配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H/T 1076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掸剪 一种比轻修剪更轻、仅剪去机械化采摘后采摘面上突出枝叶的修剪。 3.2 机械化采摘适期 一轮新梢长到适合机械化采摘的时期。 4 茶园要求 4.1 茶园的建立 4.1.1 机械化采摘茶园宜选择平地、坡度小于 15 度的缓坡地或坡度小于 25 度的等高梯地,且土层深 厚、树势健壮、无缺株断行的条栽茶园。 4.1.2 同一地块的茶树应品种一致。茶树品种宜选择发芽整齐、生长势强、种性较纯的品种;新种植 茶园,应采用无性系良种;规模茶园应注意早、中、晚生品种合理搭配。 4.1.3 新垦和改植的平地、缓坡茶园,采用条栽方式种植,以株距 30 cm、行距 150 cm、行长 40 m 为 宜。 1 DB33/T 2139—2018 4.1.4 等高梯地茶园,梯面宽应不少于 200 cm,距内侧 100 cm 处单行种植;每加植一行,梯面增宽 150 cm。 4.1.5 地下水位过高或低洼积水的茶园,要修筑暗沟等排水设施,利于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易 发生干旱的茶园,要增设灌溉设施,采用茶行间铺草等保水措施,增强抗旱能力。 4.1.6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茶树采摘面高度宜维持在 60 cm~80 cm,并在行间留有 15 cm~20 cm 的操作 道。 4.1.7 机械化采摘茶园宜每隔 40 m 修建一条人行道,宜在茶园四周留有 200 cm 的通道,用于机械通行 与肥料、鲜叶等运输。 4.2 树冠培养 4.2.1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树冠要求 4.2.1.1 茶树采摘面应平整,树冠面应保持规格化形状,即与所使用的采茶机械刀片形状相一致,呈 水平状或略呈弧形。茶园冬季树冠宜保持绿叶层 10 cm 以上、叶面积指数 3~4。 4.2.1.2 树冠培养应视树势状况,对茶树进行系统的修剪,达到机械化采摘茶园树冠要求。 4.2.2 手采茶园改机械化采摘茶园的树冠培养 4.2.2.1 手采茶园改机械化采摘茶园,视树势状况通过系统的树冠修剪,待树冠形成平整的采摘面后, 才能实行机械化采摘;没有进行良好修剪的茶园,不适宜机械化采摘。使用的修剪机械要和采茶机械相 配套。 4.2.2.2 生长健壮、未形成鸡爪枝、冠面比较平整、树高在 80 cm 以下的青壮龄手采茶园,用与采茶 机刀形状相一致的双人修剪机轻修剪后,再长出的新梢即可进行机械化采摘。 4.2.2.3 树冠高低不平,已形成鸡爪枝层,但中、下部各级分枝健壮、树高在 90 cm 以下的手采茶园, 宜进行 10 cm~20 cm 深修剪,适当留养后,方可进行机械化采摘。 4.2.2.4 树高在 90 cm 以上或树势衰老、但骨干枝仍健壮的手采茶园,需进行离地 30 cm~40 cm 的重 修剪,同时改土增肥,培养好树冠后,才能进行机械化采摘。 4.2.2.5 树龄较大,树势衰败的茶园,要通过台刈改造,重新培育树冠后,才能实行机械化采摘。 4.2.2.6 重修剪与台刈改造后的树冠培育,要使用机器进行系统的修剪和采摘。 4.2.2.7 手采茶园改机械化采摘茶园的修剪时期,以春茶前进行为好;考虑到当年茶园收益,以春茶 早结束早修剪,夏秋茶开始实行机械化修剪和机械化采摘为好。 4.2.3 幼龄茶园的树冠培养 4.2.3.1 幼龄茶园在茶苗定植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系统的定型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用修剪机械进 行,高度控制在 45 cm~50 cm 。 4.2.3.2 茶树成龄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机械化修剪和机械化采摘,每年比上一年提高 5 cm,坡地茶园宜 将采摘面修剪成与山坡面平行以利机械化采摘。 4.2.4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年间修剪 4.2.4.1 每年在春茶萌发前进行一次轻修剪,修剪深度为 3 cm~5 cm,修剪宜在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 进行。 4.2.4.2 每次机械化采摘后的一周内,要进行一次掸剪,剪去采摘面上的硬梢、突出枝叶。 4.2.4.3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行间与周旁,要用修边机或大剪刀及时修边,保持 15 cm~20 cm 宽的行走 通道。修剪通常在秋冬季进行。 2 DB33/T 2139—2018 4.2.5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树冠更新 4.2.5.1 机械化采摘连续进行多年后,当树冠偏高、树势衰退、叶层变薄、鸡爪枝重现时,应采取改 造措施来维持良好的机械化采摘树冠。 4.2.5.2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树冠改造周期,连续机械化采摘 5 年后宜进行一次深修剪;深修剪连续进 行二次后,宜进行一次重修剪;重修剪连续进行二次后,宜进行一次台刈或换种改植。 4.2.5.3 在进行深、重修剪作业时,可从上到下分几刀修剪;修剪蓬面力求平整,树干切口清爽,避 免切口枝干撕裂。 4.2.5.4 采取台刈、重修剪、深修剪改造措施时,应与改土、改园相结合,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尽 可能将修剪枝叶还园或铺草覆盖。 4.2.6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留养 4.2.6.1 叶层和叶面积指数达不到 4.2.1.1 规定的要求时,应适当增加留叶量。 4.2.6.2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留养方法是提早封园,留蓄秋梢,即在秋季留养一轮秋梢不采或留 1 张~2 张大叶采。 4.3 肥培管理 4.3.1 机械化采摘茶园需要有较高的肥培管理水平,应重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氮肥。 4.3.2 机械化采摘茶园的施肥标准,可用上年鲜叶产量来确定,每 100 kg 鲜叶年施纯氮 4 kg 以上,氮、 磷、钾比例按 4:1:1 配施。 2 4.3.3 在全年机械化采摘结束后的 9 月下旬~10 月中旬开沟深施基肥,沟深不低于 20 cm,亩(667 m ) 施饼肥 150kg 以上,或栏肥、厩肥等土杂肥 3 000 kg~5 000 kg,施后覆土;并施全年速效氮肥总量 20% 的复合肥、尿素等化肥。 4.3.4 分三次施用追肥,春茶前 50%,春茶后 25%,夏茶后 25%。开沟施,沟深 5 cm~10 cm。 4.4 病虫害防治 4.4.1 机械化采摘茶园采摘批次少、间隔期长,有利病虫繁衍,应及时做好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4.4.2 机械化采摘茶园采摘面枝叶密集,药液较难喷入茶丛内部;喷药时,应注意从树冠两侧向丛内 喷施,使药液充分达到病虫危害处。 4.4.3 机械化采摘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按 GH/T 1076 的相关规定执行。 4.5 园间管理 4.5.1 机械化采摘茶园应及时松土除草或化学除草,及时清除蓬面杂草、枯枝落叶和农用投入品包装 物等异物,确保鲜叶净度和人、机安全。 4.5.2 深翻、开沟等园间作业时,应敲碎土块,平整地面,以利机手行走。 5 鲜叶采摘 5.1 采茶机和修剪机的选型配套 5.1.1 采茶机的选型要根据茶园立地条件与树冠形状来选择,平地、缓坡条栽茶园选用双人采茶机, 山地茶园、零星茶园宜选用单人采茶机;弧形树冠选用弧形采茶机,平形树冠选用平形采茶机。修剪机 的选型要与采茶机相配套,即弧形采茶机选配弧形修剪机,双人采茶机选配双人修剪机。 3 DB33/T 2139—2018 5.1.2 采茶机修剪机的配置,要根据生产规模与机械作业效率来确定,一般台时工效和年承担作业面 2 2 2 积分别为:双人采茶机 1.5 亩(667 m )和 70 亩(667 m ),单人采茶机 0.5 亩(667 m )和 25 亩(667 2 2 2 2 2 m ),双人轻修剪机 2 亩(667 m )和 100 亩(667 m ),单人修剪机 0.5 亩(667 m )和 30 亩(667 m ), 2 2 2 2 轮式重修剪机 2 亩(667 m )和 400 亩(667 m ),圆盘式台刈机 0.4 亩(667 m )和 200 亩(667 m )。 5.2 机械化采摘前的准备 5.2.1 5.2.2 5.2.3 5.2.4 茶园在机械化采摘前,要及时手工采净过大过长的突出新梢,以利采摘面上新梢大小一致。 机手要接受上岗培训,熟读机器说明书,熟悉机械性能,熟练操作方法。 机器在使用前要对各零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不允许机器带病或缺件作业。 机械化采摘时应准备好专用集叶袋。 5.3 机械化采摘适期与采摘批次 5.3.1 机械化采摘适期应根据茶树品种、茶叶类别、生产季节、采摘批次等多种因子综合考虑确定, 如以一芽二、三叶及其对夹叶为标准新梢,即标准新梢达到 60%~80%时为机械化采摘适期。 5.3.2 机械化采摘批次应根据茶树品种、茶叶类别、产品等级、新梢生育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春茶采 摘 1 次~2 次,夏茶采摘 1 次,秋茶采摘 2 次~3 次。 5.4 机械化采摘作业要点 5.4.1 双人采茶机需配备 3 人~4 人,主机手背向机器前进方向后退作业,要目视茶树蓬面切口,并 掌握采茶机剪口高度与前进速度;副机手面向主机手,稍滞后主机手 40 cm~50 cm ,使采茶机与茶行 横向保持 15 度~20 度的夹角; 余者扶持集叶袋, 协助机手采摘, 或装运采摘叶。 单人采茶机需配备 1 人~ 2 人,机手目视茶树蓬面切口,掌握好切口高度。 5.4.2 每行茶树应来回各采一次,去程应使剪口超出树冠中心线 5
DB33-T 2139-2018 茶叶机械化采摘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42: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