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38049.6 (22)申请日 2022.08.05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 学(北京) 地址 102249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72)发明人 施砍园 陈君青 庞雄奇 姜福杰  庞宏 马奎友 吴松 张心罡  惠沙沙 庞礴 杨晓斌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专利代理师 张丽 张德斌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4(2020.01) G06F 113/08(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方 法。 该方法包括: 构建各烃源岩排烃动力的计算 模型; 其中, 所述烃源岩排烃动力包括岩石骨架 热膨胀力、 水热膨胀力、 油热膨胀力、 气热膨胀 力、 压实力、 产物增容力、 粘土矿物脱水力和扩散 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获取目标层参 数; 基于目标层参数, 利用各烃源岩排烃动力的 计算模型, 确定目标层的各烃源岩排烃动力, 从 而实现目标层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 本发明提供 的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层岩石骨架热膨胀力、 水 热膨胀力、 油热膨胀力、 气热膨胀力、 压实力、 产 物增容力、 粘土矿物脱水力和/或扩散力进行定 量评价, 可用于分析确定不同演化阶段排烃动力 的相对大小, 可靠的实现烃源岩的排烃动力评 价。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16页 附图3页 CN 115270484 A 2022.11.01 CN 115270484 A 1.一种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方法, 其中, 该 方法包括: 构建各烃源岩排烃动力的计算模型; 其中, 所述烃源岩排烃动力包括岩石骨架热膨胀 力、 水热膨胀力、 油热膨胀力、 气热膨胀力、 压实力、 产物增容力、 粘土矿物脱水力和扩散力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获取目标层参数; 基于目标层参数, 利用各烃源岩排烃动力的计算模型, 确定目标层的各烃源岩排烃动 力, 从而实现目标层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构建各 烃源岩排烃动力的计算模型包括: 确定控制各烃源岩排烃动力的主要因素, 根据所述主要因素构建各烃源岩排烃动力计 算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 确定控制各 烃源岩排烃动力的主 要因素包括: 分析不同埋藏深度下地层的温度、 压力、 渗透率、 岩石热膨胀率、 烃源岩孔隙度、 密度、 排出流体量、 流体粘度、 粘土矿物含量以及伊利石含量对各烃源岩排烃动力的影响, 进而筛 选出控制各 烃源岩排烃动力的主 要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岩石骨架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岩石骨架热膨胀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 深度、 力作用的时间、 烃源岩由于岩石骨架热膨胀力排出 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 的计算模型; 水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水热膨胀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深度、 力作用 的时间、 烃源岩由于水 热膨胀力排出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 油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油 热膨胀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深度、 力作用 的时间、 烃源岩由于油热膨胀力排出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 气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气热膨胀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深度、 力作用 的时间、 烃源岩由于气热膨胀力排出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 压实力的计算模型为压实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深度、 力作用的时间、 烃 源岩由于 压实力排出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 产物增容力的计算模型为产物增容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深度、 力作用 的时间、 烃源岩由于产物增容力排出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 粘土矿物脱水力的计算模型为粘土矿物脱水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深 度、 力作用的时间、 烃源岩由于粘土矿物脱水力排出 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的计 算模型; 扩散力的计算模型为扩散力关于排出流体的粘度、 烃源岩埋藏深度、 力作用的时间、 烃 源岩由于扩散力排出的流体量以及烃源岩流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岩石骨架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 f岩为岩石骨架的热膨胀力, 单位Pa; μ为排出流体的粘度, 单位Pa﹒s; Z为烃源岩埋权 利 要 求 书 1/5 页 2 CN 115270484 A 2藏深度, 单位m; ΔQ岩为单位体积烃源岩由于岩石骨架热膨胀排出的液体量, 单位m3;△KW为 烃源岩排出流体渗透率的微分, μm2;△t为力作用的时间, 单位s; 所述水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 f水为水的热膨胀力, 单位Pa; μ为排出流体 的粘度, 单位Pa﹒s; ΔQ水为单位体积烃 源岩由于水热膨胀力排出的液体量, 单位m3;△KW为烃源岩排出流体渗透率的微分, μm2; Z为 烃源岩埋 藏深度, 单位m; △t为力作用的时间, 单位s; 所述油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 f油为油的热膨胀力, 单位Pa; μ为排出流体 的粘度, 单位Pa﹒s; ΔQ油为单位体积烃 源岩由于油热膨胀力排出的液体量, 单位m3;△KW为烃源岩排出流体渗透率的微分, μm2; Z为 烃源岩埋 藏深度, 单位m; △t为力作用的时间, 单位s; 所述气热膨胀力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 f气为气热膨胀力, 单位Pa; μ为排出流体 的粘度, 单位Pa﹒s; ΔQ气为单位体积烃源 岩由于气热膨胀力排出的液体量, 单位m3;△KW为烃源岩排出流体渗透率的微分, μm2; Z为烃 源岩埋藏深度, 单位m; △t为力作用的时间, 单位s; 所述压实力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 f压实力为压实力, 单位Pa; μ为排出流体的粘度, 单位Pa﹒s; ΔQ压实力为单位体积烃源 岩由于压实力排出的液体量, 单位m3;△KW为烃源岩排出流体渗透率的微分, μm2; Z为烃源岩 埋藏深度, 单位m; Z为烃源岩埋 藏深度, 单位m; △t为力作用的时间, 单位s; 所述产物增容力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 f产 物增 容力为产物增容力, 单位Pa; μ为排出流体的粘度, 单位Pa﹒ s; △KW为烃源岩排出 流体渗透率的微分, μm2; ΔQ生烃量为单位体积烃源岩由于产物增容力排出的流体 量, 单位m3; Z 为烃源岩埋 藏深度, 单位m; △t为力作用的时间, 单位s; 所述粘土矿物脱水力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 f粘土矿物脱水力为粘土矿物脱水力, 单位Pa; ΔQ粘土矿物脱水力为单位体积烃源岩由于粘土矿 物脱水力排出的流体量, 单位m3;△KW为烃源岩排出流体渗透率的微分, μm2; μ为排出流体的权 利 要 求 书 2/5 页 3 CN 115270484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烃源岩排烃动力评价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40: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