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246820.7
(22)申请日 2021.09.16
(73)专利权人 重庆协成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草 街工业园拓
展区古圣北侧
(72)发明人 黄河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精研智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50269
代理人 刘晓丹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37/04(2006.01)
B21D 3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油箱用铆合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为
油箱用铆合模具, 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 位于上
模座上的上模腔; 位于下模座上的下模腔, 所述
上模腔的四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翻边上模头, 该四
个翻边上模头分别位于上模腔每一条边部的中
心位置处, 所述四个翻边上模头一体形成上压紧
结构; 所述下模腔的四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翻边下
模头, 该四个翻边下模头分别位于下模腔每一条
边部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四个翻边下模头一体形
成下压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上压紧结构与下压紧
结构一体将油箱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部一体
向上翻折后形成防水堰结构, 降低了后期泄漏
率, 也就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提高了成品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6263006 U
2022.04.12
CN 216263006 U
1.一种油箱用铆合模具, 包括上模座 (1) 和下模座 (2) , 位于上模座 (1) 上的上模腔 (3) ,
该上模腔 (3) 的内腔形状与油箱的上壳体的外形匹配; 位于下模座 (2) 上的下模腔 (4) , 该下
模腔 (4) 的内腔形状与油箱的下壳体的外形匹配;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上模腔 (3) 的四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翻边上模头 (5) , 该四个翻边上模头 (5) 分别位
于上模腔 (3) 每一条边部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四个翻边上模头 (5) 一体形成上压紧结构; 所
述翻边上模头 (5) 又包括翻边凸模部 (501) , 该翻边凸模部 (501) 位于翻边凸模块 (502) 的内
板面上; 所述翻边凸模部 (5 01) 的内板面与上模座 (1) 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所述下模腔 (4) 的四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翻边下模头 (6) , 该四个翻边下模头 (6) 分别位
于下模腔 (4) 每一条边部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四个翻边下模头 (6) 一体形成下压紧结构; 所
述翻边下模头 (6) 又包括翻边凹模部 (601) , 该翻边凹模部 (601) 位于翻边凹模块 (602) 的内
板面上; 所述翻边凹模部 (6 01) 的内板面与下模座 (2) 的上板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腔 (3) 的四角位置处
各设置有一个弧形翻边上模头 (7) , 该弧形翻边上模头 (7) 又包括弧形翻边凸模部 (701) , 该
弧形翻边凸模部 (701) 位于弧形翻边凸模块 (702) 的内板面上; 所述弧形翻边凸模部 (701)
的内板面与上模座 (1) 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弧形翻边上模头 (7) 与翻边上模头 (5) 一
体形成上压紧结构;
所述下模腔 (4) 的四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弧形翻边下模头 (8) , 该弧形翻边下模头
(8) 有包括弧形翻边凹模部 (801) , 该弧形翻边凹模部 (801) 位于弧形翻边凹模块 (802) 的内
板面上, 所述弧形翻边凹模部 (801) 的内板面与下模座 (2) 的上板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弧形
翻边下模头 (8) 与翻边下模头 (6) 一体形成下压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 (1) 上设置有安装
孔, 所述翻边凸模块 (502) 上设置连接孔, 依次穿过翻边凸模块 (502) 上的连接孔和上模座
(1) 上的安装孔的螺 栓将翻边凸模块 (5 02) 与上模座 (1) 固定为 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 (1) 上设置有安装
孔, 所述弧形翻边凸模块 (702) 上设置连接孔, 依次穿过弧形翻边凸模块 (702) 上的连接孔
和上模座 (1) 上的安装孔的螺 栓将弧形翻边凸模块 (702) 与上模座 (1) 固定为 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 (2) 上设置有安装
孔, 所述翻边凹模块 (602) 上设置有连接孔, 依次穿过翻边凹模块 (602) 上的连接孔和下模
座 (2) 上的安装孔的螺 栓将翻边凹模块 (6 02) 与下模座 (2) 固定为 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 (2) 上设置有安装
孔, 所述弧形翻边凹模块 (802) 上设置有连接孔, 依次穿过弧形翻边凹模块 (802) 上的连接
孔和下模座 (2) 上的安装孔的螺 栓将弧形翻边凹模块 (802) 与下模座 (2) 固定为 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 (2) 上设置有四个
套筒 (9) , 该四个套 筒 (9) 分别位于下模腔 (4) 的四角位置处;
所述上模座 (1) 上设置有四根导向柱 (10) , 该导向柱 (10) 与套筒 (9) 相互匹配, 所述四
根导向柱 (10) 分别位于上模腔 (3) 的四角位置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263006 U
2油箱用铆合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成品率、 降低后期维护成
本、 降低后期泄漏率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油箱的制 作是将滤网装入上壳体与下 壳体形成的容油腔中, 再通过点焊表盘
缝焊箱体大缝, 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为一体, 打磨整形后直接模压铆合 成型为箱体。 现
有的油箱用铆合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 位于上模座上的上模腔, 位于下模座上 的
下模腔, 分别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上 的上平压板和下平压板。 该种 方式模压铆合成型 的油
箱使得成品率低, 后期泄漏率高, 后期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成品率、 降低
后期维护成本、 降低后期泄漏率的油箱用铆合模具。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5]一种油箱用铆合模具, 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 位于上模座上的上模腔, 该上模腔的
内腔形状与油 箱的上壳体的外形匹配; 位于下模座上 的下模腔, 该下模腔的内腔形状与油
箱的下壳体的外形匹配; 其中:
[0006]所述上模腔的四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翻边上模头, 该四个翻边上模头分别位于上模
腔每一条边部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四个翻边上模头一体形成上压紧结构; 所述翻边上模头
又包括翻边凸模部, 该翻边凸模部位于翻边凸模块的内板面上; 所述翻边凸模部的内板面
与上模座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0007]所述下模腔的四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翻边下模头, 该四个翻边下模头分别位于下模
腔每一条边部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四个翻边下模头一体形成下压紧结构; 所述翻边下模头
又包括翻边凹模部, 该翻边凹模部位于翻边凹模块的内板面上; 所述翻边凹模部的内板面
与下模座的上板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0008]进一步的, 所述上模腔的四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弧形翻边上模头, 该弧形翻边
上模头又包括弧形翻边凸模部, 该弧形翻边凸模部位于弧形翻边凸模块的内板面上; 所述
弧形翻边凸模部的内板面与上模座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弧形翻边上模头与翻边上
模头一体形成上压紧结构;
[0009]所述下模腔的四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弧形翻边下模头, 该弧形翻边下模头有包
括弧形翻边凹模部, 该弧形翻边凹模部位于弧形翻边凹模块的内板面上, 所述弧形翻边凹
模部的内板面与下模座的上板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弧形翻边下模头与翻边下模头一体形
成下压紧结构。
[0010]由于上述结构, 上压紧结构与下压紧结构一体将油箱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部一
体向上翻折后形成防水堰结构, 降低了后 期泄漏率, 也就降低了后 期维护成本, 提高了成品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263006 U
3
专利 油箱用铆合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02: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