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453255.1 (22)申请日 2021.10.12 (73)专利权人 婺源县绿洲源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 333200 江西省上饶市 婺源县工业园 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内厂房楼 A2号2层 (72)发明人 黄晓华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777 代理人 江梅 (51)Int.Cl. B02C 4/08(2006.01) B02C 4/2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 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 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 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柱。 该茶叶加工用切碎装 置, 通过将需要切碎的茶叶放置传 送带上后进行 传送至下料台上通过电推杆的运作使刀具对茶 叶进行预切准备, 当一次切除的茶叶通过下料台 的坡面设计到达第二破碎轮进行第一次打碎, 当 第一次打碎后的茶叶通过储物箱的坡面设计进 入第一破碎轮后进行第二次打碎, 通过两个破碎 轮的相互运作使得茶叶能够更全面形状更统一 的打碎处理, 根据以上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对茶叶 进行打碎时出现的形状不一和切碎效果不明显 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5901855 U 2022.02.25 CN 215901855 U 1.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1), 所述箱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 有第一固定块(2), 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 所述第一电机(3)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柱(6), 所述箱体(1)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二转柱(5), 所述第一转 柱(6)与第二转柱(5)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皮带(4), 所述第一转柱(6)与第二转柱(5)的一端 延伸穿过箱体(1)的侧面至内壁的表 面, 所述第一转柱(6)与第二转柱(5)的表 面与箱体(1) 的侧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 转柱(6)与第二 转柱(5)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破碎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侧面 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8), 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9), 所述第二 电机(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柱(10), 所述第三转柱(10)的一端延伸穿过箱体(1)的侧 面至其内壁的表 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三转柱(10)的表 面套接有第二破碎轮(11), 箱体(1)的 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12), 所述第三固定块(1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3), 所述箱体(1)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四转柱(15), 所述第三电机(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五 转柱(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转柱(15)与 第五转柱(14)的表 面套接有第二皮带(16), 所述第四转柱(15)与第五转柱(14)的一端延伸 穿过箱体(1)的侧面至其内壁的表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四转柱(15)与第五转柱(14)的表面 套接有传送带(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上表 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8), 所述支撑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推杆(19), 所述电推杆 (1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刀具(20), 所述箱体(1)内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下 料台(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内壁的 表面固定安装有储物箱(26), 所述储物箱(26)内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块(22), 所 述第四固定块(2 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电机(23)的 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杆(25), 所述搅拌杆(25)的一端延伸穿过储物箱(26)的侧面至箱体 (1)内壁的表面活动连接, 所述搅拌杆(25)的表面套接有第三皮带(24), 所述箱体(1)内壁 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板(27)。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901855 U 2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茶叶加工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茶叶源于中国, 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 品使用的, 但从春秋后期 就被人们作为菜食, 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 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 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 晋以后的事, 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 已有6000多年的历 史, 饮茶始于中 国, 叶革质, 长圆形或椭圆形, 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 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 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 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 茶、 夏茶、 秋茶、 冬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 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 包括分为 花茶、 紧压茶、 萃取茶、 药用保健茶、 茶食品、 含茶饮料等。 [0003]在传统装置中对茶叶进行切碎时无法对茶叶进行精细的切碎导致茶叶出现形状 不一的情况和在对茶叶进行切碎时出现汁液导致茶叶抱团不松散造成后期使用和成型出 现阻碍的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方法, 且切碎作业应用是否恰当, 对功夫茶茶叶的精制率起 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品质的好坏与经济效益的高低也起关键性作用, 目前的茶叶切碎装置, 对茶叶的切割力不均匀, 导致茶叶切割不彻底, 影响茶叶切割工作的质量, 因此需要对此技 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具备对茶叶 能够进行规格相同和多重切碎, 加上对切碎后的茶叶防止抱团的优点, 解决了对茶叶进行 切碎时的规格不 一和对切碎茶叶时出现抱团不松散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 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 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柱, 所述箱体的侧 面活动安装有第二转柱, 所述第一转柱与第二 转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皮带, 所述第一转柱与第二转柱的一端延伸穿过箱体的侧面至内壁 的表面, 所述第一转柱与第二转柱的表面与箱体的侧 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柱与第二转 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破碎轮。 [0006]优选的, 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固定安 装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柱, 所述第三转柱的一端延伸穿过 箱体的侧 面至其内壁的表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三转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二破碎轮, 箱体的侧 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 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 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 所述箱体的侧 面 活动安装有第四转柱, 所述第三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五转柱。 [0007]优选的, 所述第四转柱与第五转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二皮带, 所述第四转柱与第五 转柱的一端延伸穿过箱体的侧面至其内壁的表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四转柱与第五转柱的表 面套接有传送带。 [0008]优选的, 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5901855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茶叶加工用切碎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29: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