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374617.8
(22)申请日 2021.09.28
(73)专利权人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普路
115号C座
(72)发明人 温海军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05
专利代理师 宗广静
(51)Int.Cl.
F16F 15/04(2006.01)
F16F 15/08(2006.01)
F16C 11/04(2006.01)
B62D 63/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减震连接结构和无 人车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人车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减震连接结构和无人车, 解决了无人车的振动对
安装在无人车上的控制模块、 作业模块、 动力模
块等模块造成影 响的问题。 该减震连接结构包括
衔接架和支撑架, 以及连接衔接架和支撑架的减
震组件。 减震组件包括弹性单元和刚性单元。 刚
性单元位于衔接架的第一轴孔和支撑架的第二
轴孔中, 从而使衔接架和支撑架之间可相对转
动, 实现了衔接架和支撑架的刚性连接, 保证了
减震连接结构的刚性。 弹性单元连接衔接架和支
撑架, 使衔接架和支撑架之间形成弹性连接, 从
而减少无人车的振动对安装在无人车上的控制
模块、 作业模块、 动力模块 等模块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216478665 U
2022.05.10
CN 216478665 U
1.一种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衔接架, 与载物单 元连接, 所述衔接架包括第一轴孔;
支撑架, 与支撑单 元连接,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二轴孔;
减震组件, 连接所述衔接架与所述支撑架;
其中, 所述减震组件 包括:
弹性单元, 连接所述衔接架和所述支撑架, 使所述衔接架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弹性
连接;
刚性单元, 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内, 且与所述衔接架和/或所述支撑架转
动连接, 使所述衔接架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可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单元包括中心轴, 所述
衔接架包括轴承, 所述轴承的内圈形成所述第一轴孔, 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中心轴过渡配
合, 以使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衔接架相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单元还包括螺母, 所述
中心轴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包括螺纹轴段, 所述螺母与所述中心轴的所述螺纹轴段螺 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轴孔包括沿所述第 二轴
孔轴向设置的花键 槽, 所述中心轴包括沿所述中心轴 轴向设置的花键轴部;
其中, 所述 花键轴部与所述 花键槽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接架包括枢接部和以所述
枢接部为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耳和 第二凸耳, 所述支撑架包括承接部和以所述承接部为
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三凸耳和第四凸耳, 所述弹性单 元包括第一弹性单 元和第二弹性单 元;
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三凸耳, 所述第二弹性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凸耳和所述第四凸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接部的一端包括枢接面,
所述承接 部的一端包括承接面, 所述枢接面与所述承接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接部的另一端包括两个衔
接梁, 所述衔接梁与所述载物单元连接, 所述承接部的另一端包括两个支撑臂, 所述支撑臂
与所述支撑单 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接梁包括衔接孔, 所述载
物单元包括衔接杆, 所述衔接杆与所述衔接孔插接配合; 所述支撑臂包括支撑孔, 所述支撑
单元包括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孔插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单元包括橡
胶体或弹簧。
10.一种无 人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
与所述减震连接结构连接的控制模块; 以及
与所述减震连接结构连接的轮式支撑模块。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78665 U
2减震连接结构和无人车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无 人车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连接结构和无 人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工智能、 视觉计算、 全球定位系统等无人车技术的发展, 无人车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 无人车可以应用于农业、 工业等场景。 例如, 在植保领域中, 无人车可以装载各种作
业模块, 实现喷洒药剂、 种子、 粉剂等。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操作, 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
高了作业效率。 但是, 无人车发动机的运行和无人车本身的颠 簸都会造成无人车的振动, 振
动会对安装在无 人车上的控制模块、 作业模块、 动力模块 等模块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连接结构和无人车, 解决了无人车的振
动对安装在无 人车上的控制模块、 作业模块、 动力模块 等模块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连接结构, 包括: 衔接架, 与载物单元
连接, 衔接架包括第一轴孔; 支撑架, 与支撑单元连接, 支撑架包括第二轴孔; 减震组件, 连
接衔接架与 支撑架; 其中, 减震组件包括: 弹性单元, 连接衔接架和支撑架, 使衔接架和支撑
架之间形成弹性连接; 刚性单元, 位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 且与衔接架和/或支撑架转
动连接, 使衔接架和支撑架之间可相对转动。
[0005]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 刚性单元包括中心轴, 衔接架包括
轴承, 轴承的内圈形成第一轴孔, 第一轴孔与中心轴过渡配合, 以使中心轴 与衔接架相对转
动。
[0006]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 刚性单元还包括螺母, 中心轴远离
轴承的一端包括螺纹轴段, 螺母与中心轴的螺纹轴段螺 接。
[0007]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 第二轴孔包括沿第二轴孔轴向设
置的花键槽, 中心轴包括沿中心轴轴向设置的花键轴部; 其中, 花键轴部与花键槽插接配
合。
[0008]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 衔接架包括枢接部和以枢接部为
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 支撑架包括承接部和以承接部为中心对称设置的第
三凸耳和 第四凸耳, 弹性单元包括第一弹性单元和 第二弹性单元; 其中, 第一 弹性单元连接
第一凸耳和第三凸耳, 第二弹性单 元连接第二凸耳和第四凸耳。
[0009]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 枢接部的一端包括枢接面, 承接部
的一端包括承接面, 枢接面与承接面贴合。
[0010]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 枢接部的另一端包括两个衔接梁,
衔接梁与载物单 元连接, 承接 部的另一端包括两个支撑臂, 支撑臂与支撑单 元连接。
[0011]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 衔接梁包括衔接孔, 载物单元包括
衔接杆, 衔接杆与衔接孔插接配合; 支撑臂包括支撑孔, 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 支撑杆与支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16478665 U
3
专利 减震连接结构和无人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39: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