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19862.0
(22)申请日 2021.12.13
(73)专利权人 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技术开
发区高新大道98 0号北斗大厦10楼(自
贸区武汉片区)
(72)发明人 余峰 黎朝 韩剑锋 李凯凯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2251
专利代理师 王力
(51)Int.Cl.
G01D 21/02(2006.01)
G08C 17/02(2006.01)
A01M 29/00(2011.01)
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检测终端及
检测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
电路、 检测终端及检测系统, 北斗高精度铁塔检
测电路包括主控制器、 传感组件、 无线通信电路、
定位电路和电源电路, 所述传感组件设置在北斗
高精度铁塔上, 所述传感组件、 无线通信电路和
定位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主控
制器、 传感组件、 无线通信电路和定位电路分别
与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北斗高精
度铁塔检测电路, 基于定位电路实时获取铁塔的
位置定位信息, 实现厘米级定位, 并通过传感组
件实时检测铁塔运行的各项参数, 能够准确感知
其位置动态变化, 另外集成了温湿度、 风速量级
等辅助型数据, 用于平台建模数据的参照, 为检
修人员提供有效的技 术支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216791259 U
2022.06.21
CN 216791259 U
1.一种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控制器、 传感组件、 无线通信电
路、 定位电路和电源电路, 所述传感组件设置在北斗高精度铁塔上, 所述传感组件、 无线通
信电路和定位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 传感组件、 无线通信电路和
定位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北斗 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组件包括风速
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和气 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风速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和气
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北斗 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包括
电阻R54、 发光二极管D6、 三极管U33、 电阻R53、 电阻R52、 射频同轴放大器U34、 静态保护二极
管U32、 电容C50、 电容C49、 电感L6、 无线通信芯片U17A和收发供电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的输
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54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
述三极管U33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U33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U33的基 极与发射
极之间电连接有所述电阻R53, 所述三极管U33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53与所述无线通信
芯片U17A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7A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电感L6接
地,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7A的信号输入端与地之间串联有所述电容C50和电容C49, 且所述
电容C50和电容C49公共端与通过所述静态保护 二极管U32接地, 所述电容C50和电容C49公
共端还与所述射频同轴放大器U34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收发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
源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收发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7A的数据收发
端电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7A的数据收发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数据收发端对应电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北斗 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供电电路包括
线性稳压芯片U25、 电容C44、 电容C46、 电阻R51、 电压转换芯片U30和电容C48, 所述线性稳压
芯片U25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线性稳压 芯片U25的输出端通过所
述电容C46接地,所述线性稳压芯片U25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30的一个电源输入
端电连接,所述线性稳压芯片U2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51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30的输
出使能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30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直接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
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30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容C48接地, 所述电压转
换芯片U3 0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7A的数据收发端电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北斗 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电路包括电阻
R1、 电阻R2、 电容C1、 电容C4、 电阻R5、 电阻R3、 电容C2、 电阻R4、 射频连接器U2、 电容C3、 电阻
R6、 定位芯片U1A、 电阻R7、 电阻R8、 电容C6、 滤波芯片U3、 放大芯片U4、 电容C5、 电阻R9、 电感
L1、 电容C7、 电阻R10、 发光二极管D1、 三极管U5、 电阻R11、 电感L2、 静态保护二极管U6、 电容
C8和射频同轴 放大器U7, 所述射频同轴 放大器U7的接地端接地, 所述射频同轴放大器U7的
输出端通过所述静态保护二极管U6接地, 所述射频同轴放大器U 7的输出端与地之 间串联有
所述电感L2和电容C8, 且所述电感L2和电容C8的公共端与所述电源电路 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射频同轴 放大器U7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4的输入端之间顺次串联有所述电阻R11、 电容
C7和电感L1, 所述放大器U4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 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放大器U4
的使能端与地之间串 联有所述电阻R9与电容C5, 且 所述电阻R9与电容C5的公共端与所述电
源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放大器U4的接地端接地, 所述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6791259 U
2芯片U3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滤波芯片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7与所述定位芯片U1A的
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11和电容C7的公共端与所述定位芯片U1A的信号输入端之间
串联有所述电容C6和电阻R8, 所述定位芯片U1A的秒脉冲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 所述
定位芯片U1A的秒脉冲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4与所述射频连接器U2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
定位芯片U1A的秒脉冲输出端还与所述主控制器的时钟校准端信号电连接, 所述定位芯片
U1A的秒脉冲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6与所述三极管U5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U5的发射
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U5的基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
极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 所述定位芯片U1A的定位信号复位端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主控
制器的定位信号复位端电连接, 所述定位芯片U1A的定位信号复位端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
所述定位芯片U1A的接地端接地, 所述定位芯片U1A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
源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器
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 。
7.一种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 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壳(1)和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
述的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 所述主控制器、 无线通信电路、 传感组件、 定位电路和电源
电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
8.一种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2)、 太阳能板(3)和太阳 能控
制器, 所述箱体(2)设置在风电塔上, 所述太阳能板(3)设置在所述箱体(2)上, 所述支架(4)
上设有驱鸟器(5), 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 且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与所述
电源电路电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北斗 高精度铁塔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终
端, 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无线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6791259 U
3
专利 一种北斗高精度铁塔检测电路、检测终端及检测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40: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