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17918.3 (22)申请日 2021.12.27 (73)专利权人 上海市胸科医院 地址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淮 海西路241号 (72)发明人 谷志涛 王喆歆 张祥鑫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德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426 专利代理师 曹翠翠 (51)Int.Cl. A61M 25/00(2006.01) A61M 25/02(2006.01)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进行 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包括 引流管管体, 所述引流管管体的前端面设有刻度 尺; 外侧孔, 其开设在所述引流管管体的底部, 所 述引流管管体的表面靠上侧开设有穿入孔, 且穿 入孔的内部穿设有灌注管连接管, 所述灌注管连 接管的上方固定有灌注管注入口, 且灌注管连接 管的下方设有灌注管排出口; 单膜隔板, 其设置 在所述灌注管连接管靠近灌注管排出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管体的内部增设了灌注结 构, 能够在引流后将药物通过灌注管灌注至患者 的胸腔内, 通过对胸腔内灌注药物进一步提高治 疗效果, 同时不会影响引流管管体的引流效果, 操作简单, 使用起 来也更为方便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6986003 U 2022.07.19 CN 216986003 U 1.一种可进行 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引流管管体 (1) , 所述引流管 管体 (1) 的前端面设有刻度尺 (7) ; 外侧孔 (8) , 其开设在所述引流管管体 (1) 的底部, 所述引流管管体 (1) 的表面靠上侧开 设有穿入孔 (4) , 且穿入孔 (4) 的内部穿设有灌注管连接管 (3) , 所述灌注管连接管 (3) 的上 方固定有 灌注管注入口 (2) , 且灌注管 连接管 (3) 的下 方设有灌注管排出口 (9) ; 单膜隔板 (10) , 其设置在所述灌注管 连接管 (3) 靠 近灌注管排出口 (9) 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引流管管体 (1) 还设有: 固定环 (6) , 其套设在所述引流管管体 (1) 的外部, 且固定环 (6) 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黏贴 医用胶带 (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外侧孔 (8) 沿引流管管体 (1) 的表 面等距均匀分布, 且外侧孔 (8) 的深度等于引流管管体 (1) 的壁厚, 所述引流管 管体 (1) 与外侧孔 (8) 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灌注管注入口 (2) 、 灌注管连接管 (3) 和灌注管排出口 (9) 相互连通, 且灌注管注入口 (2) 的 直径大于灌注管 连接管 (3) 的直径, 所述灌注管排出口 (9) 为弧形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单膜隔板 (10) 的外径与灌注管连接管 (3) 的内径相互吻合, 且单膜隔板 (10) 的一侧与灌注 管连接管 (3) 活动连接, 并且单膜隔板 (10) 的另一侧与灌注管 连接管 (3) 固定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灌注管连接管 (3) 的外径与穿入孔 (4) 的内径尺 寸相吻合, 且灌注管连接管 (3) 与穿入孔 (4) 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刻度尺 (7) 与引流管 管体 (1) 一体式注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环 (6) 与引流管管体 (1) 活动连接, 且固定环 (6) 与黏贴医用胶带 (5) 粘合连接, 并且固 定环 (6) 的内径与引流管 管体 (1) 的外径相吻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986003 U 2一种可进行 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 流管。 背景技术 [0002]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 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 血、 液体导引至体 外, 防止术后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 目前, 对于一些胸腔 内存在肺持续性漏 气、 胸腔内肿瘤播散、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 (良性及 恶性) 的患者, 通过对胸腔内灌注药 物进行治疗取 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0003]传统的引流管, 需要对胸腔内的气体及液体进行引流, 不利于药物的灌注, 由于不 同操作者的技术原因, 药物可能无法到达特定的部位, 使药物效果无法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同时, 如果由于操作不当, 也会造成患者逆行性胸腔感染,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为 此, 我们提出一种可进行 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由于传统的引流管, 需要对胸腔 内的气体及液体进行引流, 不利于药物 的灌注, 由于不同操作者的技术原因, 药物可能无法到达特定的部位, 使 药物效果无法最大 程度发挥作用; 同时, 如果由于操作不当, 也会造成患者逆行性胸腔感染, 对患者的治疗效 果产生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 胸腔引流管, 包括: [0006]引流管管体, 所述引流管 管体的前端面设有刻度尺; [0007]外侧孔, 其开设在所述引流管管体 的底部, 所述引流管管体的表面靠上侧开设有 穿入孔, 且穿入孔的内部穿设有灌注管连接管, 所述灌注管连接管 的上方固定有灌注管注 入口, 且灌注管 连接管的下 方设有灌注管排出口; [0008]单膜隔板, 其设置在所述灌注管 连接管靠 近灌注管排出口 的一侧。 [0009]优选的, 所述引流管 管体还设有: [0010]固定环, 其套设在所述引流管管体 的外部, 且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黏贴医用 胶带。 [0011]优选的, 所述外侧孔沿引流管管体 的表面等距均匀 分布, 且外侧孔的深度等于引 流管管体的壁厚, 所述引流管 管体与外侧孔相互连通。 [0012]优选的, 所述灌注管注入口、 灌注管连接管和灌注管排出口相互连通, 且灌注管注 入口的直径大于灌注管 连接管的直径, 所述灌注管排出口为弧形状结构。 [0013]优选的, 所述单膜隔板 的外径与灌注管连接管的内径相互吻合, 且单膜隔板 的一 侧与灌注管 连接管活动连接, 并且单膜隔板的另一侧与灌注管 连接管固定连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986003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可进行单独胸腔内灌注的胸腔引流管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28: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