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68057.1 (22)申请日 2021.12.28 (73)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 二路58号 (72)发明人 谢晓华 徐明 张晓儿 黄光亮  庄博文 谢晓燕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颜希文 宋亚楠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引流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公开了 一种引流装置, 其包括: 管体、 稀释液注射装置, 以及负压装置; 管体的内部形成有相隔离的进水 通道和排水通道, 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和第二通孔, 第一通孔与进水通道相连通, 第二 通孔与排水通道相连通; 稀释液注 射装置与排水 通道相连通; 负压装置与进水通道相连通。 本申 请通过排水通道内的稀释液经第二通孔进入积 液区内对粘稠的积液进行稀释, 并且进水通道在 负压装置的作用下不断将积液区内经过稀释后 的积液通过第一通孔吸入进水通道内, 以此起到 对积液区持续进行稀释和吸取的效果, 并能在出 现积液时快速对粘稠的积液进行稀释和吸取, 避 免浓稠积液长时间积累在积液区情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7014856 U 2022.07.22 CN 217014856 U 1.一种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管体、 用于注射稀释液的稀释液注射装置, 以及用 于吸取积液 的负压装置; 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有相隔离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 所述管体 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积液区的第一通孔和用于连通所述积液区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 通孔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稀释液注射装置 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负压装置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隔板; 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进 水通道和所述 排水通道之间, 并将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 排水通道相隔离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液注射装置包括: 第 一水泵、 第一连通管、 第二连通管, 以及用于储存稀释液的稀释液袋; 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第一端与所 述稀释液袋相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管 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 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 连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水通 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 第 三连通管、 第四 连通管、 负压吸引泵, 以及用于收集所述积液的收集袋; 所述第三连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 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三连通管 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吸引泵的进水 口相连通; 所述第四连 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泵的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四连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收集袋 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包括: 盖体、 沿预定直线方向 延伸的圆管, 以及用于插入至所述积液区的锥形筒; 所述圆管与所述锥形筒同轴设置; 所述 圆管的第一端开口与所述锥形筒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 所述盖体覆盖在所述圆管的第二端 开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圆管为塑料圆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筒直径较小的一端开设有与 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并可供导丝穿过的第三通孔;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 通并可供导丝穿过的第一 导管; 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第二端 套设于所述第一 导管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导管; 所述第 二导管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三连通管的第一端 套设于所述第二 导管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筒的表面上涂覆有增强超声 介导成像涂层。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014856 U 2一种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医疗设备技 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引流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Seldinger穿刺法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技术, 一般应用于清除胸腹腔积液、 感染性积液或脓肿积液等积液。 [0003]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Seldinger穿刺法中采用的引流管针对浓稠度较低的积液区 的吸取效果较好, 也即是针对一般情况下的积液效果较好。 但针对于局部脓肿、 感染病灶、 积血, 以及 胰腺炎后脓肿区域等粘稠的积液时, 效果往往较差, 存在无法吸取积液或吸取积 液过程较慢的情况。 同时, 现有的引流管的吸取指向性较高, 只能在某一个较小区域中吸 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现有的引流管针对于局部脓肿、 感染病灶、 积 血, 以及胰腺炎后脓肿区域等粘稠的积液时, 效果往往较差, 存在无法吸取积液或吸取积液 过程较慢的情况。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 其包括: 管体、 用于注 射稀释液 的稀释液注射装置, 以及用于吸取积液 的负压装置; 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有相隔 离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 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积液区的第一通孔和用于连 通所述积液区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排 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稀释液注射装置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负压装置与所述进水通 道相连通。 [0006]可选的, 还包括: 隔板; 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水通道之间, 并将 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 排水通道相隔离 。 [0007]可选的, 所述稀释液注射装置包括: 第一水泵、 第一连通管、 第二连通管, 以及用于 储存稀释液 的稀释液袋; 所述第一连通管 的第一端与所述稀释液袋相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 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 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 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 排水通道相连通。 [0008]可选的,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 第三连通管、 第四连通管、 负压吸引泵, 以及用于收集 所述积液 的收集袋; 所述第三连通管 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三连通管 的 第二端与所述负压吸引泵的进 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四连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泵的 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四连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收集袋相连通。 [0009]可选的, 所述管体包括: 盖体、 沿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圆管, 以及用于插入至所述 积液区的锥形筒; 所述圆管与所述锥形筒同轴设置; 所述圆管的第一端开口与所述锥形筒 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 所述盖体覆盖在所述圆管的第二端开口上。 [0010]可选的, 所述圆管为塑料圆管。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014856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引流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引流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引流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引流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28:4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