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DB32 B5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296—2017 大竹蛏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release and enhancement of the grand jackknife clam solen grandis (报批稿) 2017 - 09 - 25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25 实施 发 布 DB32/T 3296—2017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爱华,姚国兴,吴杨平,张雨,曹奕,张志伟,张曹进,吴建平,蔡永祥。 I DB32/T 3296—2017 大竹蛏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海域环境条件、苗种来源与质 量、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包装和运输、放流时间与方法、跟踪调查与效果评价等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进行的大竹蛏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生物调查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SC/T 7014 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DB32/T 2044 大竹蛏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殖放流 将人工繁育的活体水产苗种有组织地投放到自然水域,以增加水生生物资源量,从而获得经济、生 态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3.2 附着基 供贝类幼虫附着的基质。 3.3 伤残率 伤残个体(壳破损或足受伤)占该批放流苗种总数的百分比。 3.4 潜沙率 能钻入附着基中的个体数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 4 海域环境条件 4.1 放流海域 1 DB32/T 3296—2017 宜选择有该贝类自然分布记录的潮下带或浅海区域,且潮流畅通,饵料生物丰富,远离排污口、海 洋倾废区等污染源及发电厂、盐场、大型养殖场等进出水口。 4.2 水质 水温13℃~30℃,盐度18~33,水质应符合GB 11607 规定。 4.3 底质 底质环境应符合大竹蛏生态习性,为沙质、沙泥质为宜。 5 苗种来源 5.1 亲体 亲贝来源于江苏自然海域或省级以上原、良种场,宜以野生或子一代作为亲体,要求亲体壳长80 mm ~120mm。贝体健康,活力强,表面光滑、洁净、无破损,足无损伤。 5.2 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按照DB32/T 2044-2012的规定执行,苗种平均壳长≤5mm时,附着基为泥沙。 5.3 苗种规格 平均壳长≥3mm。 6 苗种质量 6.1 感官质量 6.1.1 外观 规格整齐,壳面干净光滑,无附着生物。 6.1.2 活力 海水中活力强,足伸缩有力,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6.2 可数指标 规格合格率≥85%,伤残率≤4%,杂质率≤5%,潜沙率≥92%。 6.3 安全指标 无特定的致病源,药残应符合NY 5070的要求,有毒有害物质应符合NY 5073的要求。检验检疫合格。 7 放流 7.1 7.1.1 现场验收 检查有关检验检疫报告 2 DB32/T 3296—2017 检查苗种生产单位提供的放流苗种检验检疫报告,填写大竹蛏增殖放流现场验收结果记录表,记录 表见附录B,确认合格后开始现场验收。 7.1.2 感官质量和可数指标判定 按6.1和6.2的要求,将结果填写大竹蛏放流苗种规格现场测量记录表,记录表见附录A,并判定其 是否符合要求。 7.1.3 苗种计数 7.1.3.1 抽样重量法 将放流批次苗种全部装袋后,随机抽袋,沥水(滴水不成线),称重,取样,计数,计算出抽样袋 中的平均苗种数量,进而求得本批次放流苗种的总数量。 7.1.3.2 抽样面积法 依据苗种总分布面积,随机抽取一定面积的苗种计数,求出单位面积的苗种数量,进而求得本批次 放流苗种的总数量。 7.2 包装 采用氧气袋充氧运输。将苗种装入容积40升或相近规格的双层无毒塑料袋,袋内加入的海水应符合 GB 11607规定。适宜装苗密度为每升水体3万粒~4万粒,充氧扎口,气和水的比例宜控制在3:1左右, 再装入塑料泡沫箱(700mm╳40mm╳30mm),每箱2袋,苗箱用胶带密封。 7.3 运输 装苗和运输时间宜在12小时以内,箱内可加入适量冰袋降温,袋内温度宜控制在23℃以下。 7.4 投放方法 将苗种运输至指定的放流海域,放流前检验苗种成活率、测量海水的温、盐度,然后将氧气袋内的 苗种带水缓缓投入海水中。潮间带滩涂放苗时间以退潮时滩面水深20cm为宜;浅海海域放苗时间以平潮 时为宜。禁止在放流海区有7级以上大风天气时放苗。 8 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 8.1 定点调查 放流前应开展本底调查,放流后应开展跟踪调查,调查方法参照 GB 12763.6-2007 的标准执行。 8.2 社会调查 放流前后应定期对放流区域周边渔区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放流品种的捕捞情况、市场 销售等。 8.3 效果评估 对每次增殖放流活动进行效果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内容应包括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 A 3 DB32/T 3296—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竹蛏增殖放流苗种现场测量记录表 组织放流单位: 供苗单位: 抽样日期: 序号 供苗地点: 年 月 壳长(mm) 日 抽样编号: 序号 壳长(mm) 序号 1 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平均壳长(mm) 壳长(mm) 规格合格率(%) 伤残个体(粒) 占抽样的百 潜沙个体(粒) 分比(%) 伤残率与潜沙率 测量人: 记录人: 审核人(组长): 4 DB32/T 3296—2017 BA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大竹蛏增殖放流苗种现场验收结果记录表 组织放流单位: 供苗单位: 放流验收日期: 供苗地点: 年 月 日 苗种检验检疫 检验检疫单位及合格 证书文号 药残药检单位及合格 证书文号 苗种测量 抽样编号 平均壳长(mm) 规格合格率(%) 伤残率(%) 潜沙率(%) 杂质率(%) 苗种抽样计数 抽样重量(g)/面积 总重量(kg)/总面积 (m2) (m2) 抽样数量(粒) 总数量(万粒) 测量人: 记录人: 审核人(组长): 5

pdf文档 DB32-T 3296-2017 大竹蛏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296-2017 大竹蛏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296-2017 大竹蛏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296-2017 大竹蛏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24: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