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03.120.10 A00 福 DB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636—2017 物流服务管理绩效评价准则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2017 - 02 - 0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5 - 08 实施 发 布 DB35/T 1636—2017 目 次 前言 ................................................................................Ċ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组织管理评价 ...................................................................... 1 5 服务质量管理 ...................................................................... 2 6 顾客与市场管理 .................................................................... 5 7 绩效评价 .......................................................................... 6 I DB35/T 163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建发物流 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宏升、钟向阳、史园、方葳、郑锦富、王静、陈岚、蔡甘泉、廖博超、蔡佳昌、 万石、戴德建。 Ⅱ DB35/T 1636—2017 物流服务管理绩效评价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物流服务企业的组织管理评价、服务质量管理、顾客与市场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及其他类型的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580-2012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580-2012和GB/T 19000-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流企业 Logistics Enterprises 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 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3.2 物流服务 Logistics Services 为满足顾客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 3.3 综合物流服务 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s 为顾客制定系统化物流功能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 3.4 物流网络 Logistics network 物流实现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设施(互联网)与信息(相关大数据)的集合。 4 4.1 组织管理评价 领导的作用 4.1.1 最高管理层应确定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形成具有特色的组织文化;充分发挥组织文化 在组织品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4.1.2 最高管理层应确定组织的战略、战略目标、发展计划,并确保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和实施。 1 DB35/T 1636—2017 4.1.3 最高管理层应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应根据顾客和相关方要求、服务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其 他要求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目标,目标应可量化、可考核,与方针保持一致,并得到沟通,适时评 审与更新。 4.1.4 最高管理层应在组织内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度、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并在 各职能和层次上形成服务职责、权限。 4.1.5 最高管理层应加强风险意识,推动组织的持续经营,永续发展;对影响组织服务符合性的风险 和机会进行管理,以增强顾客满意度。 4.1.6 最高管理层应确保组织在运营中遵守诚信、遵纪守法,明确组织运营对质量、安全、环保、节 能、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4.1.7 最高管理层应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资源整合能力。 4.1.8 最高管理层应确保组织积极地支持公益活动,并将公益活动和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有机 关联。 4.2 品牌建设 4.2.1 组织应将品牌建设纳入组织总体发展战略,创建以服务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品牌文化,实现服务 质量与品牌建设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4.2.2 组织应强化品牌管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 誉度和服务对象的忠诚度。 4.2.3 组织应构建有效的品牌危机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的品牌危机事件。 4.2.4 组织应评估品牌建设成效,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品牌管理。 5 5.1 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管理 5.1.1 组织在服务过程策划时应考虑组织的战略发展、内外部因素、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并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会,以确保过程实现其期望的结果、预防或减少非期望的结果、 实现持续改进。过程策划思维模型见图 1。 2 DB35/T 1636—2017 效果-实现期望的结果 效率-以最少资源实现期望结果 输入  人员技能  输出  内部顾客  期望的结果  外部顾客  满足要求的服务   其他利益相关方  过程   设备设施  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  原辅材料  不期望的结果 基于“风险”考虑控制程度      知识信息   服务符合性和一致性   健康与安全风险   资源能源的利用   财务、法律、社会等因 技术资源  财务资源  自然资源  环境资源   废物产生与废弃   污染与生态破坏   顾客满意   资源浪费   顾客感知   健康危害   相关方满意   ......   相关方感受  素   法律法规要求   相关方要求   ......   效果、效率、效益  将风险管理签入组织过程,为实现期望结果,持续监控过程中的风险。 效益:以最低成本,最大收 益,实现期望结果 图1 过程策划思维模型 5.1.2 组织在服务过程策划时应确定过程的输入、预期的输出、过程的方法、准则及过程的绩效参数、 过程的风险和机会及应对措施。 5.1.3 组织应识别出适合于组织运营特点的服务过程、确定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的准则和方法, 确定过程人员的要求,同时将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融入其中并加以实施。适用时,这些过程可以包括 顾客服务过程、仓储过程、运输与配送过程、装卸与搬运过程、包装与流通加工过程、顾客财产管理以 及其他相关过程。 5.1.4 组织应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与设备、作业程序、工作环 境),以实施这些过程。 5.1.5 组织应建立服务质量监督和检查机制,内容包括监督检查范围、项目、内容、方法、频次等, 监督检查的项目应尽可能以参数的形式体现,记录监督检查结果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5.1.6 组织应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跟踪其效果。 5.1.7 组织应确保服务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得到收集和理解,监测服务工作符合法律法规 和其他要求的情况。 5.1.8 组织应根据运营环境、顾客需求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等对过程实施变更与持续改进。 5.1.9 仓储服务 5.1.9.1 对接受的物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验货; 5.1.9.2 对入、出库物品按规定程序履行检查(含安全检查),各环节交接职责明确,交接记录清晰、 易于识别和检索; 5.1.9.3 仓储作业应符合物品理化性质要求; 5.1.9.4 对在库物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养护; 3 DB35/T 1636—2017 5.1.9.5 5.1.9.6 5.1.9.7 5.1.10 对非正常物品做好记录并单独存放或按合同约定处理; 按规定要求进行盘点; 准确、完整地向顾客提供物品入库、出库及在库数据。 运输与配送服务 5.1.10.1 5.1.10.2 5.1.10.3 5.1.10.4 5.1.10.5 5.1.11 根据规定要求和具体条件制定合理的运输与配送计划(包括安全保障措施); 货物应按时送达并完成交接手续; 货损、货差应控制在合同约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并明确处理措施; 应按时、准确填写运输与配送单证; 必要时,提供运输与配送的统计分析信息。 装卸与搬运服务 5.1.11.1 装卸与搬运作业应符合货物包装件上的标志要求,无标志要求的应不损坏物品和物品外包 装; 5.1.11.2 选择合理的装载、卸载流程及加固货物措施,保障货物安全。 5.1.12 包装与流通加工服务 5.1.12.1 应符合合同约定的工艺要求或流程; 5.1.12.2 按时完成包装与流通加工服务,服务过程的控制与结果应在合同约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5.1.13 物流解决方案 5.1.13.1 组织能为顾客制定可行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物流解决方案; 5.1.13.2 组织为顾客制定的物流解决方案得到有效实施。 5.2 5.2.1 环境质量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满足顾客及相关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所需的工作环境。 注:组织应具有固定的、有企业标示的营业及作业场所,场所内(办公室、货运场所、仓库、库房及货位等)、 运输工具、包装物相关标识规范、清晰、准

pdf文档 DB35-T 1636-2017 物流服务管理绩效评价准则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636-2017 物流服务管理绩效评价准则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636-2017 物流服务管理绩效评价准则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636-2017 物流服务管理绩效评价准则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0:22: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