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52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905—2016 鳡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larval rearing for Elopichthys bambusa 文稿版次选择 2016 - 03 - 31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36/ T 905—2016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环境与条件 ........................................................................ 1 4 夏花培育 .......................................................................... 1 5 鱼种培育 .......................................................................... 3 6 病害防治 .......................................................................... 3 7 适时分塘销售 ...................................................................... 4 I DB36/ T 905—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昌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亮清、熊春贤、戴银根、曾柳根、严保华、 杨宗英、姚毅。 II DB36/ T 905—2016 鳡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鳡苗种培育的环境与条件、放养前准备、夏花培育、鱼种培育、病害防治和适时分塘。 本标准适用于鳡苗种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030 团头鲂鱼苗、鱼种 GB 11777 鲢鱼苗、鱼种 GB 11778 鳙鱼苗、鱼种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 环境与条件 3.1 培育场地 应符合 NY/T 391 规定。 3.2 培育用水 应符合 NY 5051 规定。 4 夏花培育 4.1 池塘条件 面积 0.07hm2~0.13hm2,池深 1.5m~1.8m。 4.2 放养前准备 4.2.1 池塘清整与消毒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修整池埂。放养前,用生石灰化水泼浇池底及池埂坡 2 2 滩,用量2250kg/hm ~2625kg/hm 。 4.2.2 消毒时间 鱼苗下塘前8d~10d。 1 DB36/ T 905—2016 4.2.3 注水 消毒后 2d~3d 注水,夏花培育池注水 0.5m~0.6m。注水时用 60~80 目筛绢网过滤。 4.2.4 开口饵料培育 放苗前 6d~8d,夏花培育池施放发酵有机肥 3000 kg/hm2~3500kg/hm2,培育鱼苗开口饵料。 4.3 鱼苗放养 4.3.1 鱼苗来源 鄱阳湖野生亲本F1代。 4.3.2 试水 放苗前 1d,将少量鱼苗或夏花放入池内网箱中,经 12h~24h 观察鱼的动态,检查池水药物毒性 是否消失。 4.3.3 鱼苗质量要求 规格整齐,平游顶水有力。 4.3.4 放养密度 45 万尾/hm2~75 万尾/hm2。 4.3.5 放养时间和放养操作 放养时间应在早上7:00~8:00点和傍晚18:00~19:00点两个时间段进行。操作时尽量轻柔,鱼 苗不离水,搬运鱼苗均带水操作。下塘时调节盛苗桶和池塘水温,温差不能相差1℃。 4.4 鱼苗培育管理 4.4.1 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时水深在0.5m~ 0.6m,每 3d~5d 加注水一次,每次注水 0.1m~0.15m,鱼苗下塘20d 后水位应增加到1.5m左右,水中的溶氧保持5mg/l以上。 4.4.2 投饲管理 2 鱼苗下塘开始泼喂豆浆。鱼苗下塘后一星期内泼喂量为45kg/hm 黄豆,一星期以后泼喂量逐渐增加 2 到75kg/hm 黄豆。豆浆平均分两次泼喂,早、晚各一次。待鱼苗长到2.5cm-3cm时停泼豆浆,此时可以 辅助投喂一些活的“红虫”(以枝角类为主的浮游动物)。 4.4.3 巡塘观测 定时巡塘,测量水温和溶解O2,观测水中浮游动物的变化及鱼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4.5 驯食 4.5.1 驯食规格 鱼体长达到2.5cm 时开始驯食。 4.5.2 2 驯食方法 DB36/ T 905—2016 使鱼苗处于比较饥饿状态而不停地在池四周游动时开始驯化。驯化过程是从投喂活“红虫”开始, 使鱼苗集中后,再投喂死鲜“红虫”和鱼靡加“红虫”,逐步过渡到全部投喂鱼糜。饵料鱼质量按应符 合 GB 10030、GB 11778 和 GB 11777 要求。 5 鱼种培育 5.1 池塘条件 2 2 面积0.13hm ~0.33hm ,池深1.5m~2.0m。 5.2 池塘清整与消毒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修整池埂。放养前,用生石灰化水泼浇池底及池埂坡 2 2 滩,用量2250kg/hm ~2625kg/hm 消毒时间为苗种放养前的8d~10d。 5.3 注水 消毒后2d~3d,鱼种培育池注水0.8 m~1.0m。 5.4 苗种放养 3cm~5cm 的夏花放养密度为 10 万尾/hm2~15 万尾/hm2。 5.5 投饲管理 5.5.1 饵料种类 新鲜无污染低质鱼制成的适口鱼靡,饵料鱼质量按应符合 GB 10030、GB 11778 和 GB 11777 要求。 5.5.2 投喂方法 坚持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摄食活动) 、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喂 方法,每天上午 8:00~9:00、下午 16:00~17:00 各投喂一次。投喂前先“泼水引鱼” ,待鳡聚 集到食场后,再投喂适口鱼靡。 5.5.3 投喂量 为鱼体体重的12%~20%。 5.6 日常管理 5.6.1 巡塘观测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吃食、生长、发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5.6.2 清理卫生 及时清除残饵,搞好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6 病害防治 3 DB36/ T 905—2016 6.1 预防 预防措施为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检疫和消毒、采用微生态制剂或生石灰改良水质底质以及科学合理 投喂饵料。 6.2 治疗 及时检测、正确诊断、对症用药,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规定。 7 适时分塘销售 鳡生长快,个体差异大,易互相残食,应及时分塘。鱼种培育阶段每隔6d~7d 拉网锻炼并分塘。 2 鱼钟长到 6cm~10cm 可以作为鱼钟销售。要养成 0.5kg~1.0kg 的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 2 万尾/hm ~ 2 1.5 万尾/h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6-T 905-2016 鳡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44: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