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22 备案号:17771-2006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DB11/T 321 —2005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The regulation of production tec hnique for the fresh sweet-corn and waxy-corn 2005-12-27 发布 2006-03-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321 —2005 I 前 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亚兴、赵久然、卢柏山、滕海涛。 DB11/T 321 —2005 1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甜、糯玉米的生产技术,包括品种、种植地点、肥料、灌溉方法等的选用,从播 种到收获的管理措施及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合于北京地区鲜食甜、糯玉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523-2002 甜玉米 NY/T 524-2002 糯玉米 GB/T 4404.1-1996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NY/T 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甜玉米 Sweet corn 见 NY/T 523术语和定义。 3.2 糯玉米 Waxy corn 见 NY/T 524术语和定义。 4 分类 4.1 甜玉米 4.1.1 普通甜玉米: 携带有单一隐性普甜基因(su1)。 4.1.2 超甜玉米: 携带有单一隐性超甜基因 sh2(皱缩)、bt或 bt2等。 4.1.3 加强甜玉米: 携带隐性普甜基因(su1)和加甜修饰基因(se) 。 4.2 糯玉米 携带有单一隐性基因 wx(蜡质)。 5 产地环境 符合 NY/T 391 的要求。 6 甜糯玉米生产技术 6.1 播期 露地种植,可在早春气温稳定超过 12℃时开始播种,一般在 4 月下旬即可。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 (10~15)天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可提早 20 天播种。最晚播期宜在 7月 10 日之前,以保证 DB11/T 321 —2005 2 在早霜之前能适期采收。 6.2 品种及种子的选用 应选用通过审定并适宜北京地区的甜、糯玉米品种,种子质量达到 GB/T 4404.1 规定的二级以 上 标准。 6.3 播种 6.3.1 隔离种植 与其他玉米品种相距应 300m 以上,或调整播种时期,错开授粉,春播一般错期播种 25 天以上,夏 播一般 15 天以上。 6.3.2 露地播种技术 6.3.2.1 土壤条件 地块平整,墒情适宜(田间持水量 70%左右) ,土壤类型以壤土为宜,地力水平中等以上。 6.3.2.2 播种量 根据种植、种子发芽率和行距计算播种粒距和播种量。计算公式为: 计划种植密度每行距田间出苗率发芽率) 播种粒距(24 66710 667 mcm××××= 5 2 210 667 667/ ×× = 千粒重 播种粒数每) 播种量( m m kg 一般情况下:甜玉米 (1~1.5)kg/667m2,糯玉米 (1.5~2.0)kg/667m2。 6.3.2.3 播种方法 播种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和播种期,每隔(5~10)天播种一期。 机械播种:行距(65~70)cm; 施底肥深度为(8~10)cm;播种深度甜玉米约 3cm,糯玉米约 5cm。 要求行速均匀,播种深浅一致。 育苗移栽: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靠近大田的地块作苗床。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667m2, 播前浇足水,划 6cm 的方格,每格播(1~2)粒种子,覆盖 1.5cm营养土。早春播种应采取薄膜覆盖育苗。 出苗前不揭膜,控制膜内温度(20~35)℃,床土保水量为 75%,出苗后床温 30℃以内不揭膜,温度过高 需通风降温,当苗龄 1 叶 1 心时施腐熟稀粪水(350~400)kg/667m2,一般不施化肥,以免烧苗,2 叶 1 心时要降温炼苗。在 3叶期带土移栽,大小苗分开,及时浇水。 地膜覆盖:一般采用双行覆盖,膜上行距 50cm左右,膜间行距 80cm 左右, 1 叶1心期破膜放苗, 在拔节期,结合中耕除草和追施穗肥,及时揭膜捡净,防止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 6.4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3000~4000)株, (3~4)叶期间苗, (5~6)叶期定苗。 7 田间管理 7.1 施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合理施肥,一般条件下全生育期每 667m2施纯氮 (8~12)kg,五氧化二磷 5kg 左右,氧化钾(8~10)kg。全部磷、钾肥及 60%的氮肥底肥一次施入,40%的氮肥在小喇叭口期施入。 7.2 浇水 播种至出苗期保证底墒,在大喇叭口至采收期前保证水分供应。苗期注意防涝。 7.3 去除分蘖 拔节期如发现分蘖,及时去除。 7.4 化学除草 除草剂有效成分、剂型和用量参见表1。

.pdf文档 DB11-T 321-2005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321-2005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321-2005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321-2005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5:40: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