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 B 66 备案号: DB61 -2010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61/T500.06—2010 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st Control of Eucommiae 2010- -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发 布 -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GB/T1.1)编制。 DB61/T500《陕西杜仲标准综合体》包括10个分标准,各分标准也可以单独使用: ——杜仲产地环境条件; ——杜仲种苗质量标准; ——杜仲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杜仲园建设技术规程; ——杜仲生产管理技术规程; ——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杜仲主干剥皮再生新皮技术规程; ——杜仲叶; ——杜仲籽; ——杜仲皮。 本标准为DB61/T500的第6部分。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中药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汉中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略阳县中药产业发展局、略阳县中药材 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略阳县杜仲协会、略阳县中药协会、汉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略阳县质量技术监督 局、陕西理工学院、汉中植物研究所。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略阳县嘉木杜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略阳县绿洲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陕 西汉王略阳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文、刘万里、李晓东、郑觉才、衡智洲、李新生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DB61/T500. 06—2010 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杜仲杜仲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推荐使用农药的种类、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以及 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内杜仲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防治指标 Control target 病、虫等有害生物危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 3.2 防治适期 Control timing 病、虫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最适合防治的时期。 3.3 生物源农药 Biogenic pesticides 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做为防治 病虫害的农药。 4 4.1 推荐使用的农药 杀菌剂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等。 4.2 杀虫剂 菊酯类杀虫剂、印楝素、金龟芽孢杆菌、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液、柴油、机油乳剂、 BT、敌百虫、辛硫磷乳油等。 5 防治原则 遵循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杜仲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特点,坚持以农业防治、物 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当防治指标达到需要防治时,在防治适期对病虫害进行安 全和有效地防治。 6 防治措施 1 DB61/T500. 06—2010 6.1 农业防治 7.1.1 发展新园时,应选用抗逆性和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7.1.2 加强病虫害监测,提高对杜仲病虫害的预警能力。 7.1.3 通过修剪和清除杂草,控制杜仲病虫的传播和危害。 7.1.4 加强栽培管理,配方施肥,清除湿害,防御干旱、冻害,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杜仲抗病 害能力。 6.2 物理防治 7.2.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袋蛾等虫害的危害。 7.2.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和色板诱杀。 6.3 生物防治 7.3.1 注意保护和利用园中的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啄木鸟、戴胜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 对天敌的伤害。 7.3.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 6.4 农药防治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农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7.4.1 按 GB 4285、 GB 8321.1、GB 8321.2、GB 8321.3、GB 8321.4、GB 8321.5、GB 8321.6和NY/T 393 的规定执行,首先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7.4.2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不能满足防治工作需要时,允许使用以下农药。 7.4.2.1 中等毒性以下生物源农药。 7.4.2.2 硫制剂、铜制剂。 7.4.3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可限量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 药。 7 7.1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防治措施 8.1.1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灌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育苗,尽量避开重茬苗圃地,长期种植蔬菜、豆类、 瓜类、棉花、马铃薯的地块不宜作杜仲苗圃地。 8.1.2 冬季土壤封冻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每公顷加施1.5~2.3t硫酸亚铁或0.3t石灰(酸性土 壤),对土壤进行充分消毒。 8.1. 3 精选种子并精选催芽处理方法,及时疏松土壤,排水,能有效抵抗和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8.1.4 幼苗发病初期,宜选用50%甲基托布津400~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喷施或25%多菌灵800倍液 灌根,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已经死亡的幼苗要立即挖除焚烧,并对发病出充分消毒。 7.2 苗木立枯病 8.2.1 防治措施 8.2.1.1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灌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育苗,不宜选择土壤病菌积累过多的地块作杜仲苗 圃地。 8.2.1.2 加强管理,及时疏松土壤,排水,能有效抵抗和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8.2.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菌剂及方法 幼苗发病初期,宜选用25%多菌灵800倍液灌根,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已经死亡的幼苗要立即挖 除焚烧,并对发病出充分消毒。 7.3 烂皮病 8.3.1 防治措施 2 DB61/T500. 06—2010 8.3.1.1 选择7月中旬到8月上旬,病菌越夏期和树木生长高峰期进行剥皮再生作业,可减轻和避免再生 新皮发烂皮病。 8.3.1.2 剥皮和包扎过程,避免皮面受创伤,包扎材料要洁净、无破损。剥皮后防止再生新皮收创伤和 雨水或昆虫进入剥面。 8.3.1.3 新皮形成后及时解除包扎,防止新皮长期缺氧坏死,招致病菌侵入。 8.3.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菌剂及方法 发病初期,揭开塑膜,用刀刮除病斑,再用退菌特500倍液喷施于病斑处,并将剥面重新包扎好。 7.4 金龟子 8.4.1 防治措施 8.4.1.1 加强监测,充分了解虫情。 8.4.1.2 适时翻耕土地,采用天敌或人工捕杀可减轻危害,成虫盛发期,可采用灯光诱捕。 8.4.1.3 苗圃地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肥料,以免孽生蛴螬。 8.4.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幼苗生长期发现幼虫危害时,宜选用金龟芽孢杆菌粉,均匀撒入土中,使蛴螬感染发生乳状病致死, 每公顷用每克含10亿活孢子的菌粉1500g。金龟子成虫也可用糖醋液诱杀。 7.5 地老虎 8.5.1 防治措施 8.5.1.1 及时清除杂草,减少、消灭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的吃食条件。 8.5.1.2 幼虫危害期间,每天早晨在断苗处将土挖开,捕杀幼虫。 8.5.1.3 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8.5.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幼苗生长期发现幼虫危害时,宜选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或利用地老虎食杂草的 特性,在苗圃堆放用60%敌百虫粉拌过的新鲜杂草,草药比为50:1,诱杀地老虎,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7.6 杜仲夜蛾 8.6.1 防治措施 8.6.1.1 杜仲夜蛾食谱窄,寄生单一,应加强检测,控制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8.6.1.2 加强林地管理,每年7月中旬、11月至翌年4月中旬,翻挖林地,以破坏杜仲夜蛾蛹期场所,消 灭夏蛹和越冬蛹。 8.6.1.3 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8.6.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幼虫期,宜选用菊酯类杀虫剂与机油按1:10混合环涂树干,阻杀上、下树幼虫或结合剥皮再生技术, 在树干上包塑料膜,阻止幼虫上树,使其饥饿死亡。 7.7 尺蛾 8.7.1 防治措施 8.7.1.1 加强林地管理,冬季翻挖林地,将虫蛹翻至地表,收集杀死。 8.7.1.2 在成虫羽化期间,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8.7.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宜选用菊酯类杀虫剂稀释液进行树冠喷雾毒杀幼虫。 7.8 杜仲笠圆盾蚧 8.8.1 防治措施 8.8.1.1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人为扩散。 8.8.1.2 保护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减少杜仲笠圆盾蚧危害。 8.8.1.3 冬季用石灰液进行树干涂白,结合修剪进行人工杀除。 8.8.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3 DB61/T500. 06—2010 幼虫期,选用菊酯类杀虫剂、机油乳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7.9 杜仲瘿蚊 8.9.1 防治措施 8.9.1.1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人为扩散。 8.9.1.2 保护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减少杜仲瘿蚊危害。 8.9.1.3 结合修剪抚育,将有瘿瘤的枝条剪除并运出林外烧毁。 8.9.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瘿瘤初期,用刀将瘿瘤出树皮纵割数刀,用菊酯类杀虫剂加柴油5倍液,涂刷瘿瘤,均有较好的防 治效果。 7.10 舞毒蛾 7.10.1 防治措施 8.10.1.1 在树干涂药毒杀幼虫,用黑光灯诱杀雄蛾。 8.10.1.2 保护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减少舞毒蛾危害。 8.10.1.3 结合修剪抚育,将有产卵的枝条剪除并运出林外烧毁。 8.10.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幼虫初期,喷洒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或白僵菌液,使幼虫致病死亡。 7.11 木囊蛾 8.11.1 防治措施 8.11.1.1 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8.11.1.2 保护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减少木囊蛾危害。 8.11.1.3 结合修剪抚育,将有产卵的枝条剪除并运出林外烧毁。 8.11.2 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及方法 用印楝素、BT、菊酯类杀虫剂稀释液进行喷雾进行喷雾,均有良好的效果。 7.12 袋蛾 8.12.1 防治措施 8.12.1.1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人为扩散。 8.12.1.2 保护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减少袋蛾危害。 8.12.1.3 结合修剪抚育,将有产卵的枝条剪除并运出林外烧毁。 8.12

pdf文档 DB61-T 500.06-2010 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500.06-2010 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500.06-2010 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500.06-2010 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0:51:2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