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01 备案号:28510-2010 北 DB11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740—2010 再生水农业灌溉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ith reclaimed water 2010 - 08-13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12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740—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工程规划........................................................................... 2 5.1 5.2 6 工程设计........................................................................... 2 6.1 6.2 6.3 6.4 6.5 7 一般规定....................................................................... 2 输配水工程..................................................................... 2 调蓄工程....................................................................... 3 田间灌溉工程................................................................... 3 缓冲区设置..................................................................... 3 监测与评价......................................................................... 3 7.1 7.2 7.3 7.4 8 规划原则....................................................................... 2 规划要求....................................................................... 2 一般规定....................................................................... 3 再生水和灌区排水监测 ........................................................... 3 土壤、农产品与地下水监测 ....................................................... 3 评价方法....................................................................... 4 警示标志........................................................................... 4 8.1 8.2 8.3 8.4 一般规定....................................................................... 4 标志的内容..................................................................... 4 标志的构造..................................................................... 5 标志的位置.....................................................................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土壤钠吸附比与电导率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单因子评价法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警示标志尺寸 .................................................... 9 I DB11/T 740—2010 前 言 为规范指导北京市辖区内农业再生水灌溉利用,保证再生水安全灌溉,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洪禄、吴文勇、杨进怀、郝仲勇、杨胜利、廖平安、刘春明、马福生、 尹世洋、许翠平、宝哲、师彦武、史海波、张晓晖。 II DB11/T 740—2010 再生水农业灌溉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利用再生水灌溉规划、 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再生水灌区监测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农业利用再生水灌溉新建、改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 209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GB 22573 灌溉水中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硝基苯限量 GB 22574 灌溉水中甲苯、二甲苯、异丙苯、苯酚和苯胺限量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DB11/ 153 蔬菜安全卫生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3.2 再生水灌区 reclaimed water irrigation district 以再生水为主要或唯一水源的灌区。 3.3 调蓄工程 regulating engineering of irrigation district 可以储存再生水以满足灌溉高峰期需水的蓄水工程与设施。 1 DB11/T 740—2010 3.4 缓冲区 buffer zone 为防止再生水灌溉过程中污染物对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以及公众健康的影响而设置的具有隔离(缓 冲)效果的区域。 4 总则 4.1 再生水灌区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 4.2 再生水灌区应建立监测系统,定点定时监测再生水水质、农产品质量、土壤质量和地下水水质变 化。 4.3 再生水灌溉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工程规划 5.1 规划原则 5.1.1 有条件的地区宜优先选用再生水作为灌溉水源。 5.1.2 应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当地农业规划、节水灌溉规划、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水源保护规 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 5.1.3 再生水灌溉工程应与现有灌溉系统相结合。 5.2 规划要求 5.2.1 宜选择包气带弱透水层厚度 8m 以上的区域实施再生水灌溉。 5.2.2 应收集规划区水文、气象、地质、土壤、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地形地貌、水利工程现状、 再生水的水量、水质等资料。 5.2.3 综合分析灌区可利用再生水及其他水源的供水能力、灌区调蓄能力、土地利用结构、作物种植 结构、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灌溉用水量、灌区内其他行业用水量等基本资料,进行方案比选,确定再 生水灌溉工程建设或改造的规模。 5.2.4 宜采用地面灌、滴灌等灌溉方式,人员稀少时可采用喷灌或微喷灌。 6 工程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设计应符合 GB 50288 的规定。 6.1.2 灌溉设计保证率应不低于 85%。 6.2 输配水工程 6.2.1 6.2.2 6.2.3 6.2.4 2 应设计避免沿途污水直接进入再生水输配水系统的导流设施。 穿越包气带渗透性好的区域时,宜采用管道方式,若采用渠道应采取防渗措施。 不应穿越城镇集中式供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应采用适宜再生水水质的材料与设备。 DB11/T 740—2010 6.3 调蓄工程 6.3.1 工程所在地区不符合 5.2.1 的条件时,应采取防渗措施。 6.3.2 宜选择“长藤结瓜”式的串联调蓄,并应结合汛期水量进行调蓄分析。 6.4 田间灌溉工程 6.4.1 田间灌溉方式应依据水源、地形、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类型等来确定。 6.4.2 采用滴灌系统时,应配备砂石过滤器和不低于 120 目的筛网过滤器或碟片过滤器。 6.5 缓冲区设置 7.1.1 生活用水源井缓冲区半径应不小于 150m。 7.1.2 明渠输配水工
DB11-T 740-2010 再生水农业灌溉技术导则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17: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