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01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3/T 814—2010 鹤望兰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t strelitzia reginage production 2010 - 09 - 30 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10 - 30 实施 发 布 DB33/T 814—201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绍兴市经济特产站、绍兴市芬芳园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煦朝、傅淑清、黄明校、蒋国忠。 I DB33/T 814—2010 鹤望兰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鹤望兰的栽培环境、繁殖、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以及贮藏、包装、运 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鹤望兰鲜切花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鹤望兰 strelitzia reginae 又名天堂鸟、极乐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旅人蕉科,鹤望兰属所有种类的总称。 3.2 切花鹤望兰 cut strelitzia reginae 适用于切花生产的鹤望兰品种。 3.3 花葶 scape 从地表抽出的无叶花序梗。 3.4 总苞 flowering stem 由密集的花序包片组成的集合体。 I DB33/T 814—2010 4 栽培环境 4.1 土壤 4.1.1 符合 GB 15618 规定要求。 4.1.2 喜微潮偏干,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有效空隙度在 20%以上,pH 值为 6~7, 碳酸盐含量小于 1%,地下水位应在 1 m 以下,不宜在碱性、强酸性土壤中栽培。土壤深翻不低于 80 cm。 4.2 温度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最适宜生长发育温度为15 ℃~27 ℃。叶片生长旺盛期(4月~8月) 为1 7℃~27 ℃,开花期(9月~翌年3月)为13 ℃~25 ℃,冬季不可低于5 ℃,夏季可耐高温,花芽 发育期日最高气温不高于35 ℃。 4.3 光照 幼苗期在夏季强光时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用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遮光。 4.4 空气 4.4.1 符合 GB 3095 规定的要求。 4.4.2 空气新鲜、通风较好,无氯气、二氧化硫等废气污染。 4.5 灌溉 4.5.1 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 规定要求。 4.5.2 稍耐旱,忌积水久湿,叶片生长旺盛期、花器发育期和开花盛期,应给予充足的水分,空气相 对湿度宜维持在 60%~70%,冬季应控制水分。 4.6 营养 4.6.1 农肥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4.6.2 幼苗期应增施氮肥和钾肥,尤其不能缺钾。 4.6.3 生长期应补充铁和锌等微量元素。 4.7 设施 采用6 m~8 m宽的简易钢管双层塑料薄膜大棚。简易钢管大棚可用自来水钢管弯曲成棚拱架,作为 大棚的主体骨架,其拱杆分成2段,安装时拱顶采用拱杆接头管连接,并用纵向拉杆固定。棚宽6 m~8 m, 高2.8 m,拱间距0.55 m,所有部位采用承插、螺钉和销连接。 5 繁殖 5.1 种子繁殖 5.1.1 播种前准备 5.1.1.1 育苗土用园土:腐殖土:粗沙按 1:1:1 配制,并施入复合肥每平方米 3 kg,透气性好,水分不 易过多。 1 DB33/T 814—2010 5.1.1.2 育苗土消毒可用 10%甲酫熏蒸消毒 24 h,待挥发干净后播种。苗床土壤消毒播后基质保持湿 润,避免干透。 5.1.2 种子处理 5.1.2.1 播种前先除去种子上的桔红色绒毛(用拇指指甲很容易去掉)。少量种子处理可用极细的砂 纸轻擦种子表面以加速其吸水发芽,但需注意避免擦去过多内部白色营养物。大量种子可用 98%的浓硫 酸处理 9 min,用量以淹过种子为宜。处理过程中随时搅拌,防止温度过高损伤种子,容器可以用玻璃 器皿或铁铝制品。注意安全,切忌不能有一滴水,否则发生激烈反应。 5.1.2.2 种皮处理后,清水冲洗,用力揉去腐蚀后的种皮,再用 30 ℃~40 ℃的温水浸泡 3 d~4 d, 每天换水 1 次,3 d~4 d 后可见部分种子胚芽突出。 5.1.2.3 播种前最后 1 天用 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4 h,或用灭菌清 1 000 倍液浸种 6 h~8 h,还 可以用 1‰吲哚乙酸或赤霉素浸种 24 h。 5.1.3 播种 先在播种土上盖1层1 cm厚的细纱,放上浸过的种子,种子间隔2 cm~3 cm,然后盖上2 cm的细沙 土并浇水,再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将苗床置于温度较高、阳光不直射的地方,保持环境温度20 ℃~32 ℃, 空气湿度65%~90%。如果昼夜温差较大,可用电热毯和电炉丝加温。 5.1.4 发芽 发芽温度为24 ℃~30 ℃,播种后15 d~20 d发芽,发芽率50%。1个月左右新苗出齐,逐渐撤去遮 盖物,每周1次浇淡水粪肥或0.2%复合肥,勤浇水。 5.1.5 分栽 待幼苗长到10 cm左右分栽,可种在营养钵内。 5.1.6 幼苗管理 5.1.6.1 幼苗的生长适温为 17 ℃~27 ℃,除夏季高温强光需遮阳外,幼苗生长需要充足阳光。 5.1.6.2 保持畦面土壤干湿均匀,叶面经常喷水,每隔半月施肥 1 次,以稀释的腐熟饼肥水为主。 5.2 分株繁殖 5.2.1 母株选择 应选分蘖多的、叶片整齐、无病虫害的健壮成年植株。宜选择生长6年以上具有4芽以上、总叶片数 不少于16片的植株。不宜选择10年以上的具有10芽以上的植株。 5.2.2 分株时间 栽植于大棚内,时间为春秋两季。最适宜时间为5月~6月。 5.2.3 分株方法 不保留母株分株法:将母株分株繁殖,挖优留差,将植株整丛挖起,多带根系,扒去宿土并剥去老 叶,待能明显分清根系及芽与芽间隙后,根据植株大小在保证每小丛分株苗有 2~3 个芽及 8~10 片叶 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切入口,用利刀从根茎的空隙处将母株分成 2~3 丛。新株根系不应少于 3 条,尽 2 DB33/T 814—2010 量减少根系损伤,以利植株恢复生长。切口应沾草木灰或灭菌剂,并在通风处晾干 3 h~5 h,过长的 根可进行适当短截,切口亦需沾草木灰即可进行种植。新分栽的植株宜置于半阴处养护。 6 定植 6.1 定植前准备 6.1.1 基肥 土壤深翻,不宜不低于80 cm,施入充足基肥,每平方米需有机肥(主要是腐熟的饼肥或鸡粪或鸭 粪或猪粪等)8 kg~12 kg,过磷酸钙0.3 kg~0.5 kg,并用蒸汽消毒。 6.1.2 土壤改良 如果土壤较粘,可掺入砻糠、砻糠灰、碎树皮、谷壳、碎稻草、煤屑等;亦可在前一年冬季对土 壤深翻。目前一般把作为土壤改良的材料以容积的20%~30%混入使用,较粘重的土壤可按土壤容积的50% 2 2 2 施入。对于土质良好的土壤,施入如稻草堆肥2 t/667m ~3 t/667m 以及未腐熟碎稻草0.5 t/667m ~ 2 1.5t/667m 。 6.2 定植 6.2.1 定植苗 宜采用2~3年生的实生苗或具有9~10片叶的分株苗。 6.2.2 时间 定植适宜时间为每年5~6月。 6.2.3 间距 定植时株行距为60 cm×60 cm,或80 cm×80 cm交叉列植,穴深60 cm~70 cm,宽60 cm。 6.2.4 方法 定植时先施入搅拌均匀的掺有骨粉的农家肥,并将苗根舒展伸直,逐层填放改良栽培土壤,踩实并 浇足水。栽植分株苗时,下部叶应剪半,拔去花枝及残枝败叶,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分株苗的成活率。 栽植不宜过深,以盖住肉质根即行,根颈部与土面齐平。栽后及时起畦沟,确保不积水。根系不应直接 与肥料接触。 7 栽培管理 7.1 施肥 7.1.1 定植后 15 d~20 d,不需施肥。 7.1.2 当植株基部萌发新叶时,每半月施肥一次,以稀薄、腐熟的饼肥水为主。 7.1.3 7 月底、8 月初,叶从中开始抽出花梗,该阶段需增施磷肥和钾肥 3~4 次。 7.1.4 在采切花枝过程中,每隔 15 d~20 d 追施 1 次稀释液肥,夏季高温时可暂停施追肥。 2 7.1.5 第二年 5 月~6 月叶片开始抽生发育,可在株间开沟施腐熟有机肥,以 180 m 大棚施入 300 kg 有机肥为宜。 3 DB33/T 814—2010 7.2 光 鹤望兰需充足阳光,冬季光照强度以2 500 lx~5 000 lx为好,夏季烈日暴晒时,应适当遮光,光 照强度3 500 lx~7 000 lx为宜。 7.3 水 7.3.1 定植后第 1 周每天浇 1 次水,以后见干就浇。同时应经常向叶面和周围地面喷水,增加环境湿 度。浇水宜与中耕松土相结合,利于根系发育,也可覆盖地膜、稻草,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 度。 7.3.2 夏季高温少雨除及时浇水外,注意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干旱时,也可沟灌。冬季应减少 浇水。 7.3.3 浇水时间宜选择在午前 10:00~12:00,结合通风排出水蒸气。 7.4 温度 定植后,最佳生长温度为15 ℃~27 ℃,冬季最低温度不可低于5 ℃,夏季花芽发育期,最高温度 不应高于35 ℃。 8 病虫害防治 8.1 病害 8.1.1 细菌性萎焉病 发病初期用72%的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喷洒,每隔10 d喷1次,前后喷2~3 次。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棚室栽培浇水应适当,减少病菌的侵染途径。棚室 栽培中如发现病虫害严重地区,种植前土壤应高温消毒。 8.1.2 根腐病 播种前将种子在清水中浸种1 d,然后在60 ℃热水中处理30 min,冷却、干燥后再播种在消过毒的 土壤中。连年发病地区用福尔马林或70%五氯硝基苯对土壤进行消毒,有条件可在棚室内用蒸汽对土壤 消毒30 min~60 min。 8.2 虫害 8.2.1 粉蚧 利用粉蚧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性,用黄色板上涂黏油,进行诱杀。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 倍液,对成虫、若虫效果较好。喷药时应充分喷洒叶背。 8.2.2 其他 贪食圆蚧和软褐蚧等,少量发现时,用软毛刷刷除,严重时用药物防治。 9 采收 9.1 采收方式 4 DB33/T 814—2010 握
DB33-T 814-2010 鹤望兰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8 01:39: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