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13.310 A 90 中 华人民 共和国 公共安 全行业 标准 GA GA/T ××××—×××× 实体防护产品防弹性能分类及测试方法 Classification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physical protection product s (报批稿) ×××× -×× -××发布 ×××× -××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 ×××× —××××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00/SC1)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公安部安全防 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江苏爵格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 邱日祥、李剑、李佩华、栾祎、张志江、顾建文、杨杰、周鑫、韦建树、董 永香。 GA/T ×××× —×××× 2 实体防护产品防弹性能分类及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体防护产品的防弹性能分类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具有防弹性能要求的实体防护 产品的防弹性能测试。不 适用于实体防护产品的弹道 极限测试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JB 3196.30A 枪弹试验方法 GA 141-2010 警用防弹衣 3 术语和定义 GA 141-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1 实体防护产品 physical protection product 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暴力袭击等事件,具有预防、延迟、阻 止功能的人工 屏障、器具、设备等。 3.2 防弹性能 ballistic performance 能有效防护枪弹及其产生的破片对被防护对象损伤的性能。 3.3 入射角 angle of incidence 弹头飞行方向与弹着点切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见图1。 [GA 141-2010, 术语3.14] 图1 示意图 GA/T ×××× —×××× 3.4 射击距离 shooting distance 发射枪枪口到弹着点之间的距离。 3.5 弹着点 impact point 弹头冲击实体防护产品后穿孔或凹陷的中心点,见 图1。 3.6 弹着点间距离 shot-to-shot distance 两弹着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GA 141-2010, 术语3.15] 3.7 弹着点距边缘距离 shot-to-edge distance 从弹着点的中心到实体防护产品防弹区域边缘最近的距离。 3.8 冲击面 attack face 实体防护产品先接触弹头冲击的表面 ,见图1。 3.9 背衬材料 backing material 用于模拟被防护对象的材料。 3.10 验证板 witness plate 用来监测实体防护产品被弹头侵彻后损伤状态的具有一定性能的 板材。 注:包括瓦楞纸板、铝箔等 。 3.11 有效命中 effective hit 射击试验时,弹体入射角、弹着点间距离、弹着点距边缘距离及弹速符合要求的弹头冲击。 3.12 穿透 penetration 实体防护产品受弹头冲击出现以下任一现象: a) 形成通透性穿孔或可透光的裂纹; b) 弹着点背面出现弹头及其产生的碎片; c) 验证板上有穿孔。 3.13 GA/T ×××× —×××× 4 阻断 stop 未发生穿透 的现象。 3.14 背衬凹陷深度 backface signature 弹头被实体防护产品阻 断后,在背衬材料上留下的压缩形变印痕的深度。 3.15 弹痕高度 trauma height 弹头被实体防护产品阻断后,在弹击面背部留下的永久变形量。 3.16 飞溅物 fragment 实体防护产品中弹后,从实体防护产品上产生飞离样品本体的碎片。 4 防弹性能分类 按照实体防护产品的技术要求及本文件进行防弹性能测试后,根据样品受枪弹冲击后允许出现的 现象,将防弹性能分类见表 1。 表1 防弹性能分类 防弹性能 类型 实体防护产品 背衬材料 验证板 穿透情况 背面情况 结构状态 A类 无穿透 无飞溅物 完整 / / B类 无穿透 无飞溅物,弹痕高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 完整 / / C类 无穿透 无飞溅物 完整 凹陷深度在一定 的范围内 / D类 无穿透 有飞溅物 完整 / 飞溅物未穿透验 证板 E类 穿透 / 无燃烧和爆炸 / / F类 穿透 / 无燃烧和爆炸,且 在一定条件下保 持其原有的功能 / / 5 测试方法 5.1 测试条件 5.1.1 环境条件 GA/T ×××× —×××× 5.1.1.1 基本测试环境 风速小于或等于 5.4m/s、常温、常湿、常压,能见度大于等于 30m。 5.1.1.2 特殊测试环境 根据实体防护产品的使用环境特性,由测试方明确实体防护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包括高温、低温、 淋雨、浸水、恒定恒湿热、盐雾、光照老化等。 5.1.2 测试样品 5.1.2.1 对于玻璃等板材 的实体防护产品的测试样品外形尺寸应大于或等于 300mm×300mm,组合结 构的测试样品外形尺寸由被测试方提供相关技术条件 确定。 5.1.2.2 基本测试环境下测试样品的数量应 多于等于 1块,特殊测试环境下根据环境试验 要求增加相 应数量的测试样品 。 5.1.2.2 不能直接将实体防护产品作为 测试样品进行测试时,应采用与实体防护产品结构及工艺完全 一致的测试样品来进行测试 。 5.1.3 确定射击 条件 5.1.3.1 枪弹类型及射击距离 结合实体防护产品的技术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进行测试的枪弹类型、枪型和射击距离(见表 2)。 表2 常规枪弹及弹速及射击参考距离 组别 枪弹类型 弹头标称 质量(g) 枪弹初速 (m/s) 弹头结构 弹头直径( mm) ×弹壳长度 ( mm) 射击参 考距离 (m) 适用枪型 1 1964年式 7.62mm手枪弹 (铅心) 4.87 320±10 圆头铅心、 铜被甲 7.62×17 3 1977年式7.62mm手枪 1964年式7.62mm手枪 2 DAP92A2式9mm 手枪弹(铅心) 8.0 360±10 圆头铅心、 铜被甲 9×19 5 QSZ92式9mm手枪 3 1951年式 7.62mm手枪弹 (铅心) 5.6 445±10 圆头铅心、 覆铜钢被甲 7.62×25 5 1951年式7.62mm手枪 4 DAP92年式9mm 手枪弹(钢心) 8.0 360±10 圆头钢心、 铜被甲 9×19 5 QSZ92式9mm手枪 5 DAP92年式 5.8mm手枪弹 (钢心) 3.0 480±10 尖头钢心、 铅柱、覆铜 钢被甲 5.8×33.5 5 QSZ92式5.8mm手枪 6 1951年式 7.62mm手枪弹 (铅心) 5.6 515±10 圆头铅心、 覆铜钢被甲 7.62×25 5 1979年式7.62mm轻型 冲锋枪 GA/T ×××× —×××× 6 表2 常规枪弹及弹速及射击参考距离(续) 组别 枪弹类型 弹头标称 质量(g) 枪弹初速 (m/s) 弹头结构 弹头直径( mm) ×弹壳长度 ( mm) 射击参 考距离 (m) 适用枪型 7 1951年B式 7.62mm手枪弹 (钢心) 5.68 515±10 覆铜圆头钢 心 7.62×25 5 1979年式7.62mm轻型 冲锋枪 8 1956年式 7.62mm普通弹 (钢心) 8.05 725±10 尖头锥底钢 心、铅套、 覆铜钢被甲 7.62×39 5 1956年式7.62mm半自 动步枪 1981年式7.62mm自动 步枪 9 1953年式 7.62mm普通弹 (钢心) 9.6 830±10 尖头锥底钢 心、铅套、 覆铜钢被甲 7.62×54 15 1979年式7.62mm狙击 步枪 1985年式7.62mm狙击 步枪 10 DBP87式5.8mm 普通弹(钢心) 4.15 920±10 尖头钢心、 覆铜钢被甲 5.8×42.2 15 QBZ95式5.8mm自动步 枪 11 53式7.62mm穿 甲燃烧弹 10.45 810±10 尖头锥底钢 心、铅套、 燃烧剂、覆 铜钢被甲 7.62×54 15 1979年式7.62mm狙击 步枪 1985年式7.62mm狙击 步枪 12 54式12.7mm普 通弹 47.4~ 49.0 820±10 铅套、 钢心、 燃烧剂、覆 铜钢被甲 12.7×108 30 10式12.7mm狙击

.pdf文档 GA-T 1709-2020 实体防护产品防弹性能分类及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A-T 1709-2020 实体防护产品防弹性能分类及测试方法  第 1 页 GA-T 1709-2020 实体防护产品防弹性能分类及测试方法  第 2 页 GA-T 1709-2020 实体防护产品防弹性能分类及测试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12:25: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