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3.180
CCS G 39
T/ZZB 2022 —2020
复合软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
胶粘剂
Two-component solvent-free polyu rethane adhesive for composite
soft-packaging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1-30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2022—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要求 ........................................................ .................. 1
5 技术要求 ........................................................ .................. 2
6 试验方法 ........................................................ .................. 3
7 检验规则 ........................................................ .................. 6
8 标志、说 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 .................................................... 8
9 质量承诺 ........................................................ .................. 8
附录 A(规范性) 初级芳香胺清单 ...................................................... 9
T/ZZB 2022—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新东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国文、李素珍、王素娟。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孙卫萍。 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2022—2020
1 复合软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复合软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应于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及异氰酸酯等反应合成的端羟基或端异
氰酸酯基等反应基团,以异氰酸酯组份(-NCO)和羟基组 份(-OH)调和使用的无溶剂型复合软包装用
聚氨酯胶粘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791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GB/T 2793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2794 胶粘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GB/T 2943 胶粘剂术语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 9685—2016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 12009.4—2 016 塑料 聚氨酯生产用芳香族异氰酸酯第4部分: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
GB/T 20740 胶粘剂取样 GB/T 31604.30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测定 GB/T 32448 胶粘剂中可溶性重金属铅、铬、镉、钡、汞、砷、硒、锑的测定 GB 33372—2020 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 HG/T3075胶黏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规定 SN/T 2893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芳香族伯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05]第75号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4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研发设计
应具备优化设计配方、对耐高温、耐介质(酸辣)和流平性等性能进行分析和验证的能力。
T/ZZB 2022—2020
2 4.2 原材料
4.2.1 合成起始物料及添加剂,应符合 GB 9685—2016附录表 A.5及国家卫计委相关公告的要求。
4.2.2 合成反应中,关键原材料(多元醇、蓖麻油、偶联剂)水分质量分数均应≤0.05%。
4.3 工艺及装备 4.3.1 应具有完整的合成反应工艺流程的相关装备。
4.3.2 应采用 DCS控制系统,对滴加工序和反应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设定值±2℃)。
4.3.3 应采用自动化灌装、贴标工艺。
4.3.4 应采用负压投料工艺。
4.3.5 应配备螺杆真空泵、在线黏度计对真空度、和黏度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具备原材料的水分测试及表 1 出厂检验项目的检测能力。
4.4.2 应配备卡尔·费休水分测试仪、旋转黏度计、拉力测试仪、反压式高温蒸煮锅、气质联用仪等
设备仪器。
4.4.3 应配备红外光谱仪对材料结构进行分析。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无色或淡黄色均一液体。
5.2 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复合软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OH组份 -NCO组份
颜色(铁钴色号) ≤ 2
不挥发物含量(质量分数)/% ≥ 97.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s)(g/kg) ≤ 25
黏度/(mPa﹒s) 标称值×(1±15)%
异氰酸根含量(质量分数)/% / 标称值±0.4
剥离强度/(N/15mm)
≥ 通用级 1.0
水煮级 3.0
半高温蒸煮级以上 5.0
初级芳香胺a迁移量/(μg/kg) ≤ 10
T/ZZB 2022—2020
3 表1 (续)
项目 指标
-OH组份 -NCO组份
可溶性重金属含量b/(mg/kg)
≤ 铅 50
铬 50
镉 50
钡 500
汞 50
砷 20
硒 400
锑 50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c含量/(mg/kg) 不得检出
苯类物质b含量/(mg/kg)
≤ 苯 0.1
甲苯、乙苯、二甲苯 0.5
a 适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用的胶粘剂,初级芳香胺物质及CAS号见附录A。
b 适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用的胶粘剂,其它添加剂应符合GB 9685—2016附录表A.5及国家卫计委相关公告的要
求。
c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种类及定量限见表3。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目测。
6.2 颜色
6.2.1 设备和工具 6.2.1.1 备有 D65 光源的标准灯箱。
6.2.1.2 铁钴比色计。
6.2.2 操作步骤
自然光线下(或标准光源下),采用铁钴比色计,与试样目视观察对比。
6.3 水分测定
按GB/T 6283规定进行检测。
T/ZZB 2022—2020
4 6.4 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 2793的规定进行检测。
6.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s)
按GB 33372—2020附 录E中E.3.2.3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6.6 黏度
按GB/T279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7 异氰酸根含量
按GB/T12009.4—2016中方法A规定进行检测。
6.8 剥离强度
6.8.1 试验材料
材料为薄膜,满足以下要求:
a) 复合结构采用 PET/RCPP;
b) 薄膜均为透明光膜,无污染,无印刷,未涂覆其他涂层;
c) PET 膜厚度为 12μm,RCPP 膜厚度为70μm;
d) RCPP 膜无爽滑剂析出,RCPP 膜经电晕处理,表面张力≥38mN/m,PET 膜经电晕处理,表面张力≥50mN/m。
6.8.2 试件制备
试件制备按下列步骤进行: a) 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胶粘剂配胶并混合均匀;
b) 将配制好的胶粘剂均匀涂于 PET 薄膜上,上胶量(干胶量)控制见表 2。
c) 涂胶后的
T-ZZB 2022—2020 复合软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21: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