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7.060
CCS Y 99
T/ZZB 1849 —2020
熨烫工作台
Ironing tables
2020 - 11 - 16 发布 2020 - 11-30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849 —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产品分类 ........................................................ .................. 1
5 工作环境 ........................................................ .................. 1
6 基本要求 ........................................................ .................. 2
7 技术要求 ........................................................ .................. 2
8 试验方法 ........................................................ .................. 3
9 检验规则 ........................................................ .................. 5
10 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 6
11 质量承诺 ....................................................... .................. 6
T/ZZB 1849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盛田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温州市鹿城江心服装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省黄岩服装机械
厂、临海伊利达服装有限公司、台州市蓝筹服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辉、沈海跃、江利良、王仙法、孙伟军、冯周盛、陈匡满、吴未钗。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梁米加。 本标准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T/ZZB 1849 —2020
1 熨烫工作台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熨烫工作台(以下简称“烫台” )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
检验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电加热、蒸汽加热的烫台。
本文件不适用于红外加热的熨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785.1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 部分:规范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5226.1—2019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26572 电子电器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FZ/T 14047 涤纶印染布 QB/T 2322—2004 熨烫工作台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
4.1 按吹吸风形式分为:
a) 吸风烫台;
b) 吹吸风烫台。
4.2 按台面加热方式分为:
a) 蒸汽加热烫台;
b) 电加热烫台。
4.3 型号编制应符合 QB/T 2322—2004中3.2 的要求。
5 工作环境
T/ZZB 1849 —2020
2 烫台应能在下述条件下正常工作:
a) 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 5000m;
b) 环境温度:-10℃~60℃;
c)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0%。
6 基本要求
6.1 设计研发
6.1.1 应采用三维软件设计产品结构和性能。
6.1.2 应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仿真技术验证熨台的风量和噪声。
6.2 原材料及配件 6.2.1 烫台壳体材质为 Q235 冷轧板或镀锌板,厚度不小于 1.0mm。
6.2.2 电机优先选用伺服、变频调速电机。
6.2.3 台面采用电热管加热时绝缘电阻应大于 50MΩ。
6.2.4 台面材料涤纶应符合 FZ/T 14047 要求。
6.2.5 产品主要部件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GB/T 26572 的要求。
6.3 工艺及装备
6.3.1 应具备自动化的涂装生产线。
6.3.2 机械加工过程应使用数控冲床、 大型激光切割机、 拆弯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加工设备。
6.4 检验检测
应具备膜盒压力表、绝缘电阻表、噪声计、数字温度检测仪等专用检测设备。
7 技术要求
7.1 外观质量
7.1.1 烫台表面喷涂应附着牢固,色泽均匀。
7.1.2 电镀件的镀层应牢固,表面光亮,无锈蚀现象。
7.1.3 氧化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红色挂灰、花斑等缺陷。
7.1.4 焊接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错位、凸起、尖角等。
7.2 整机性能
7.2.1 风压
烫台吹吸风控制采用点动形式,当触碰行程开关时,烫台风机运转,离开即停。吸风、吹风压强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点动开关启动大于等于 6s 时,烫台台面的吸风压强小于-300Pa,烫模的吸风压强小于- 60Pa;
b) 点动开关启动大于等于 6s 时,烫台台面的吹风压强大于 110Pa,烫模的吹风压强大于 65Pa。
T/ZZB 1849 —2020
3 7.2.2 风压均匀性
测得的吸风或吹风压强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数值为绝对值)之差应小于最高值的10%。
7.2.3 温控
带电加热的烫台,应有温度控制及安全保护装置,工作台面表面温度应不超过80℃。
7.2.4 噪声
整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中,噪声应不大于75dB(A)。
7.2.5 台面涤纶耐摩擦色牢度
应符合FZ/T 14047中干摩大于等于4级、湿摩大于等于4级的要求。
7.2.6 蒸汽安全性
蒸汽盘管出口处应有安全阀,安全阀的整定值应为蒸汽设计压力加0.03MPa。
7.3 电气安全性能
7.3.1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大于3MΩ。
7.3.2 保护联结电路 7.3.2.1 在熨台易见部位,应设接地端子,并有接地标志。
7.3.2.2 接地电阻不大于 0.1Ω。
7.3.2.3 接地端子应采用黄铜或铜合金材料制成,直径应符合表 1的规定。
7.3.2.4 接地导线的绝缘表面颜色应为黄绿双色。
表1 铜线直径要求
额定电流
A 直径
mm
>1~16 6.0
>16~32 8.0
7.3.3 泄漏电流 7.3.3.1 工态:在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应不大于 0.5mA。
7.3.3.2 潮态: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 91%~95% ,泄漏电流应不大于 0.5mA。
7.3.4 耐电压
电气强度试验时应不发生闪络和击穿现象。
7.3.5 适应电压波动
当电源电压在额定值×(1±15)%范围波动时,应能正常工作。
T/ZZB 1849 —2020
4 8 试验方法
8.1 外观质量
目视或手感方法检查。
8.2 整机性能
8.2.1 风压 8.2.1.1 吸风压强
按QB/T 2322—2004中的5.2.1描述的方法进行。
8.2.1.2 吹风压强
按QB/T 2322—2004中的5.2.2描述的方法进行。
8.2.2 风压均匀性
按QB/T 2322—2004中的5.3描述的方法进行。
8.2.3 温控
按QB/T 2322—2004中的5.4描述的方法进行。
8.2.4 噪声
按GB/T 3785.1描述的方法进行。
8.2.5 台面涤纶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 3920描述的方法进行。
8.2.6 蒸汽安全性
向蒸汽盘管输入蒸汽并关闭出口阀门,用压力测量仪测量压力。
8.3 电气安全性能 8
T-ZZB 1849—2020 熨烫工作台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26: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