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ICS67.140.10
X55
T/CSTEA00001—2018
白芽奇兰冲泡与品鉴方法
2018-07-13发布 2018-07-16实施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发布T/CSTEA00001—2018
I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平和县农业局、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福建省
漳州茶厂、福建省天醇茶业有限公司、平和县阳山茶厂、福建晨晖茶业有限公司、平和县九峰茶叶有限
公司、漳州皇兰茶业有限公司、漳州正尖山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金荣、温天海、曾金河、张国雄、林文彬、林瑞祥、何锦能、林小雅、曾一
生、曾有亮、林延忠。T/CSTEA00001—2018
1白芽奇兰冲泡与品鉴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芽奇兰冲泡与品鉴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冲泡流程与要点、冲泡方法及品鉴。
本标准适用于白芽奇兰冲泡与品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80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17762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3术语和定义
GB/T1448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白芽奇兰
以白芽奇兰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烘干等独特工艺加工而
成的茶叶产品。
3.2奇香兰韵
白芽奇兰茶树在漳州平和县等特定的生长环境下,采用优良的栽培方法和传统的制作工艺形成的优
异品质,表现为香气浓郁锐长,滋味浓醇带兰花香,回甘明显,齿颊留香。
3.3冲水
用刚沸的开水冲茶,可定点入水也可旋转入水。
3.4出汤
茶水分离,每泡冲水后需控制好浸泡时间及时将茶汤滤出。
3.5干香
茶叶的干茶香。
3.6盖香T/CSTEA00001—2018
2茶叶冲泡时杯盖上的香气。
3.7水香
茶汤中的香气,也称水中香。
3.8底香
包括杯底香和叶底香。杯底香指品饮后品茗杯余留的香气,也称挂杯香。叶底香指茶叶冲泡多次后
底叶的香气。
4环境要求
4.1光线要求
泡茶室室内光线应柔和、明亮、无阳光直射。
4.2噪声要求
泡茶室应幽静、无杂音,噪声应小于50分贝。
4.3卫生要求
泡茶室应整洁、无异味。
4.4温度与湿度要求
泡茶室应保持温度、湿度舒适。室内温度以15℃~27℃为宜,相对湿度不高于70%。
5冲泡流程与要点
5.1流程
准备器具—烧水—投茶—冲水—醒茶与温杯—刮沫(或淋壶)—出汤—分茶—奉茶—品茶—重复多
次(冲水—出汤—分茶—品茶)。在冲泡过程中,可同时鉴赏干茶外形、色泽、干茶香、杯盖香、茶汤
香、杯底香、叶底香、茶汤色泽、滋味等。
5.2要点
掌握“柔和匀速、茶水滤干、分杯均匀”。
6冲泡方法
6.1器具准备
主要器具:烧水壶、茶盘、盖碗或茶壶、茶海、茶杯等可用于泡茶的器具。
辅助器具:茶何、茶拨、茶漏、茶巾、茶托、茶镊等。
器具应符合GB4806.4和GB17762的规定。
泡茶的盖碗容量以约115ml~125ml为佳,茶杯容量以约35ml~40ml为宜。
6.2冲泡用水T/CSTEA00001—2018
3冲泡用水应符合GB5749和GB19298的要求。
6.3冲泡水温
水温以100℃为宜。
6.4投茶量
投茶量一般为1:11~1:22的茶水比例,即投茶量(5~10)g/110ml。喜淡者投茶量少些,浸泡时间
可适当缩短;喜浓者投茶量多些,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
6.5醒茶与温杯
把茶叶加入盖碗后,将沸水斟入盖碗,用杯盖刮去泡沫。茶海上放置滤网,可滤去碎茶叶,快速将
茶汤冲倒进茶海中,醒茶水应快冲快出,用茶海中的第一道茶水温滤网和茶杯。
6.6浓淡调整
品鉴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茶汤的浓淡,方法是调整茶水比或浸泡时间。冲泡容器大小以110ml
为例,茶汤浓淡调整参考值见表1。
表1茶汤浓淡调整参考值
浓淡 冲泡容器大小(ml) 投茶量(g) 1~3泡浸泡时间(s)
较淡 1105 25:20:20
7 20:15:15
中等 1107 25:20:20
8 25:20:20
较浓 1109 25:20:20
10 25:20:20
注:从第三次冲泡后每次冲泡浸泡时间增加5s~10s。
6.7冲水、刮沫和出汤
冲水宜高冲,并把盖上的沬冲净,及时出汤,出汤宜低斟。
6.8分茶
茶汤可直接旋回出汤至若干个品茗杯中,也可出汤到茶海,再分斟到各个品茗杯中。每杯茶汤的浓
度应均匀一致,宜斟7分满。
6.9品茶
每杯茶在品饮时可分三或四口。茶汤入口应和口腔充分接触,体会茶汤滋味。
7品鉴
7.1品鉴流程T/CSTEA00001—2018
4赏干茶、闻香气、观汤色、品滋味、看叶底。
7.2品鉴方法
7.2.1赏干茶
冲泡前观赏白芽奇兰的外形、色泽。
白芽奇兰的外形条索紧结或圆结,色泽砂绿或乌绿油润,均匀洁净。
7.2.2闻香气
7.2.2.1概述
通过闻干香、盖香、水香和底香来综合品鉴白芽奇兰的香气。闻香宜深吸不吐气,每闻一次后都应
离开茶叶(或杯盖)呼气。白芽奇兰的香气浓郁似兰花香,锐而高长。
7.2.2.2闻干香
将茶叶倒入温杯后的盖杯或壶内,盖上后摇动几下,再细闻干茶的香气。
7.2.2.3闻盖香
冲泡出水后,1分钟内拿起杯盖靠近鼻子,吸气,闻杯盖上的香气。
7.2.2.4闻水香
茶汤入口充分接触后,口腔中的气息从鼻孔呼出,细细感觉和体会奇兰茶的香气。
7.2.2.5闻底香
包括闻杯底香和闻叶底香:
——闻杯底香:茶汤品饮后,闻杯底余留的香气。
——闻叶底香:将出汤后的茶叶倒扣在杯盖上,细闻叶底的香气。
7.2.3观汤色
茶汤出水后,观赏汤色。汤色以金黄、橙黄至深橙黄、清澈明亮为佳。
7.2.4品滋味
7.2.4.1滋味特性
品茶时,宜用啜茶法,让茶汤充分与口腔接触,细细感受茶汤的纯正度、醇厚度、回甘度和持久性,
领略白芽奇兰特有的“奇香兰韵”。
白芽奇兰的滋味特性见表2。
表2白芽奇兰的滋味
滋味特性 主要表现
纯正度茶汤滋味应表现出其自有的品质特征,无异、杂味。纯正度以第二遍表现最为明显。
醇厚度茶汤滋味在口腔中表现出醇厚回甘。以奇香兰韵明显、有回甘、内含丰富、耐冲泡为佳,以综合
多次冲泡的滋味来判断。
持久性以香气的持久度、滋味饱满度和回甘的持久程度综合判断。T/CSTEA00001—2018
57.2.4.2风格特征
鉴赏白芽奇兰的品种特征、工艺特征以及不同的品质风格。
7.2.5看叶底
冲泡后观看叶底,白芽奇兰以叶底软亮匀齐、红边明为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CSTEA 00001—2018 白芽奇兰冲泡与品鉴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5: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