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43.040.60 T 2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6134—2010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 Roof crush resistance of passenger cars 2011-01-14发布 201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26134—2010 前言 本标准第3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FMVSS216《轿车车顶抗压强度》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其文、任山、李维菁、郭淼。 1 GB26134—2010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乘员舱顶部的抗压强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M类车,但不适用于篷车。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可更换车顶 alteredroof 车辆的原装车顶被部分或全部拆除后,重新安装的高度高于原装车顶的替换用车顶。 注:如果车辆的部分或全部原装车顶被带有安全玻璃材料(例如T形车顶和天窗使用的材料)的车顶替换,并且替 换车顶安装在与原装车顶相同的平面上,那么该车顶则不被认为是可更换车顶。 2.2 高顶raisedroof 车顶上突出的区域。 2.3 前排座椅区域上部车顶roofoverthefrontseatarea 位于前排外侧座椅位置H点向后162mm的横向垂直平面前方的车顶部分,包括风窗玻璃装 饰条。 2. 4 风窗玻璃装饰条windshieldtrim 风窗玻璃和车顶外表面间任何材料的饰件,包括覆盖在部分风窗玻璃或外部车顶表面上的材料。 3要求 当使用第4章规定的试验设备按照第5章的规定的试验程序,向车顶前部边缘的任一侧施加载荷 时,加载装置下表面的移动量不应超过127mm。载荷的大小为车辆整备质量的1.5倍,但不应超过 22240N。车顶结构的左前部和右前部都应满足要求。对于车身结构对称的车辆,在一侧进行测试后, 另一侧不必再进行测试。 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的加载装置为刚性块,其下表面为1829mmX762mm的平整矩形表面。 5试验程序 5.1将车辆刚性地固定在刚性水平面上,并将其固定住。关闭所有车窗。关闭并锁死所有车门。将活 动车顶或可拆卸车顶固定在乘员舱顶部。拆除车顶行李架或其他不属于车顶结构的部件。 5.2按图1所示定位加载装置,使其纵轴前倾角为水平面向下5°(侧视),并且纵轴平行于穿过车辆纵 向中心线的垂直面;横轴外倾角为水平面向下25°(正视)。 1 GB26134—2010 午页最前点 1 829 1m1r 放人的正视图 刚性水平支撑系统 侧视图 图1试验装置的定位 5.3保持5.2规定的定位 5.3.1向下调节加载装置,使其正好与车顶表面发生接触。 5.3.2调整加载装置的位置,使其加载装置下表面的纵向中心线穿过与车顶的接触点或接触区域的中 心;在除5.4规定的情况外,加载装置下表面的前缘中点在车顶外表面最前点,包括穿过车辆纵向中心 平面的风窗装饰条,再向前254mm的横向垂直平面不超过10mm的范围内。 5.4如果试验车辆带有高顶或可更换车顶,并且加载装置与车顶的接触点位于前排座椅上部车顶后部 的高顶或可更换车顶上时,加载装置下表面后缘的中点应位于前排座椅区域上部车顶垂直平面不超过 10mm的范围内。 5.5使加载装置沿垂直于下表面的方向向下移动,不应出现转动,加载速度不超过13mm/s,直至载 荷的大小达到第3章的要求,整个试验在120s内完成。 5.6测量加载装置的位移,该位移是指加载装置下表面开始加载的初始位置,与所施加载荷达到 第3章的规定时的位置间的距离。 GB26134—2010 午页最前点 1 829 1m1r 放人的正视图 刚性水平支撑系统 侧视图 图1试验装置的定位 5.3保持5.2规定的定位 5.3.1向下调节加载装置,使其正好与车顶表面发生接触。 5.3.2调整加载装置的位置,使其加载装置下表面的纵向中心线穿过与车顶的接触点或接触区域的中 心;在除5.4规定的情况外,加载装置下表面的前缘中点在车顶外表面最前点,包括穿过车辆纵向中心 平面的风窗装饰条,再向前254mm的横向垂直平面不超过10mm的范围内。 5.4如果试验车辆带有高顶或可更换车顶,并且加载装置与车顶的接触点位于前排座椅上部车顶后部 的高顶或可更换车顶上时,加载装置下表面后缘的中点应位于前排座椅区域上部车顶垂直平面不超过 10mm的范围内。 5.5使加载装置沿垂直于下表面的方向向下移动,不应出现转动,加载速度不超过13mm/s,直至载 荷的大小达到第3章的要求,整个试验在120s内完成。 5.6测量加载装置的位移,该位移是指加载装置下表面开始加载的初始位置,与所施加载荷达到 第3章的规定时的位置间的距离。
GB 26134-2010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6 17:30:5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95.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pdf
GB-T 38664.1-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第1部分:总则.pdf
LLMs解决进攻性安全挑战的实证评估-2402.11814.pdf
JR-T0223-2021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规范.pdf
T-ZZB 0334—2018 电子驻车 EPB 制动钳总成.pdf
GB-T 33592-2017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pdf
GBJ 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施工验收.pdf
GB-T 43493.3-2023 半导体器件 功率器件用碳化硅同质外延片缺陷的无损检测识别判据 第3部分:缺陷的光致发光检测方法.pdf
数世咨询 LLM驱动数字安全2024——AI安全系列报告.pdf
GB-T 42435-2023 海岸侵蚀监测与灾害损失评估技术规范.pdf
DB36-T 1952-2024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南 江西省.pdf
GB-T 4356-2016 不锈钢盘条.pdf
T-CSTM 00461—2022 晶体硅光伏电池电极剥离强度测试方法.pdf
GB-T 26778-2023 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GB-T 35589-2017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参考模型.pdf
JR-T 0072-2012 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pdf
T-SSCI 002—2021 学校室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铺装技术规程.pdf
T-ZZB 2980—2022 平板显示用视窗功能面板.pdf
DB2310-T 114-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响水大米 牡丹江市.pdf
T-CPUMT 001—2022 工业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具箱.pdf
1
/
3
4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95.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