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7.140.10 X 5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431—2017 代替 DB34/T 431-2004 岳西翠兰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Yue Xi Cui Lan Tea Processing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43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431-2004《无公害岳西翠兰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 DB34/T 431-2004 相比主要变化为: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修改标准名称; ——增加了岳西翠兰机械加工内容。见条款 7.2.4。 本标准由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岳西县茶业协会、岳西县农业委员会、岳西县茶叶局、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丰宝、徐卫兵、钱子华、荣光明、方再友、蒋本勤、陈庆昌、王长生。 I DB34/T 431—2017 岳西翠兰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岳西翠兰茶的基地选择与规划、茶树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储运、 鲜叶加工。 本标准适用于批准范围内岳西翠兰茶生产、加工。 注:地理标志产品岳西翠兰茶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检总局 2013年第175号《关于批准对戎子酒庄葡萄酒等产品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批准的范围,岳西翠兰茶产地范围为安徽省岳西县现辖行政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9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DB34/T 430 岳西翠兰茶 3 基地选择与规划 3.1 自然环境条件 岳西翠兰茶限定在岳西县境内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产;基地选择在岳西县境内适宜茶树生长、 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区域;其生态环境指标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3.2 基地规划与建设 基地规划与建设应符合 NY/T 5018 的有关规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 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保证岳西翠兰茶品质稳定和提高,有利于茶园管理和作业。 4 茶树种植 应符合 NY/T 5018 的要求。 5 茶园管理 应符合 NY/T 5018 的要求。 1 DB34/T 431—2017 6 鲜叶采摘、储运 6.1 鲜叶采摘 6.1.1 开采期 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及采摘标准确定,当 10%的芽叶达到适合制作岳西翠兰茶的标准时适时开采。 6.1.2 采摘标准 各级茶的采摘标准应符合 DB34/T 430 的规定。 6.1.3 采摘方法及要求 按标准采,要求提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允许捋采、抓采和掐采。每批采下的鲜叶要 求芽叶完整,嫩度、匀度一致。 6.2 鲜叶储运 6.2.1 应采用卫生清洁、通气良好的网眼茶篮、篓筐等硬质工具盛装鲜叶,禁用塑料袋、编织袋等透 气性差以及软包装工具装运鲜叶。 6.2.2 鲜叶运送应及时,避免日晒雨淋,防止发热、机械损伤,严禁混入有毒、有害、有异味物质。 7 加工 7.1 加工条件 7.1.1 环境条件 应符合 NY/T 5019 的规定。 7.1.2 卫生条件 应符合 GB 14881 的要求。 7.2 加工工艺 7.2.1 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整形→摊凉→毛火→摊凉→足火→摊凉→包装。 7.2.2 鲜叶摊放 至叶质发软,发出清香,含水量以 68%~70%为宜。 7.2.3 7.2.3.1 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头锅→二锅→摊凉→毛火→摊凉→足火→摊凉→包装。 2 DB34/T 431—2017 7.2.3.2 头锅 锅温 120℃~130℃。每锅投叶量 100 g~150 g。采用“抓、抖、撒、理”等手法,待叶质变软、 青气消失、茶香出现时,用茶把扫入第二锅。 7.2.3.3 二锅 锅温 80℃~100℃。采用“拢、带、撒、理”等手法,直到茶条成形,用茶把扫出锅面。 7.2.3.4 摊凉 将二锅叶均匀薄摊,待余温散尽,叶质回软即可。 7.2.3.5 毛火 采用炭火烘焙。烘笼顶部温度 80℃~90℃。适度轻翻,待烘至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7.2.3.6 摊凉 将下烘茶叶倒入竹匾中,摊放时间 1 h 以上。 7.2.3.7 足火 采用低温慢烘。烘笼顶部温度为 50℃~70℃。烘焙中要适度轻翻,烘至茶香散发,手捻成末,下 烘摊放备装。 7.2.3.8 包装 充分摊凉后密封包装。 7.2.4 7.2.4.1 机械制作 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整形→摊凉→初烘→摊凉→复烘→摊凉→包装。 7.2.4.2 杀青 温度达到 220℃~300℃左右时,即可投叶杀青。投叶量、投叶速度视机械性能、鲜叶质量不同适 当调整,杀青时间 2 min~3 min。 7.2.4.3 整形 整形机温度达 80℃~90℃时即可投叶。至茶香显现、条形自然收紧为宜。 7.2.4.4 初烘 烘干机温度 110℃~130℃左右投叶,高温快烘,摊叶厚度以 1.0 cm~1.5 cm 为宜。烘至手抓茶 叶有刺手感,手捏茶梗不断,叶片易碎即可。 7.2.4.5 摊凉 摊至余温散尽,叶质回软,方可复烘。 3 DB34/T 431—2017 7.2.4.6 复烘 采用低温、慢烘,温度 70℃~80℃,摊叶厚度 3 cm 左右。至手捻成末,即可下烘备装。 7.2.4.7 包装 充分摊凉后密封包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4-T 431-2017 岳西翠兰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18:0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39.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42-T 633.1-2023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 湖北省.pdf
GB-T 42017-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预约汽车服务数据安全要求.pdf
GB-T 31349-2014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pdf
硅创社2024002-AIGC2023~2024书单截止1月 2024.pdf
GB-T 20945-2013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pdf
T-CFA 02010120.1—2017 耐低温耐大气腐蚀铸钢件.pdf
DB65-T 4458-2021 南疆盐碱地土壤调理剂施用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GB-T 22485-2021 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pdf
T-CERS 0002—2022 民用改性甲醇燃料.pdf
SC-T 9404-2012 水下爆破作业对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方法.pdf
GM-T 0094-2020 公钥密码应用技术体系框架规范.pdf
DB44-T 1769-2015 电动汽车用电子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 广东省.pdf
GB 29146-2012 钼精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GB-T 1499.3-202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pdf
DB32-T 4021-2021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标准 江苏省.pdf
GB-T 19715.1-2005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第1部分:信息技术安全概念和模型 .pdf
GB-T 31507-2015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卡通用安全检测指南.pdf
DB37-T 3890.3—2020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 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 山东省.pdf
T-CES 143—2022 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运维技术规范.pdf
GB-T 35009-2018 串行NAND型快闪存储器接口规范.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39.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