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27.100 F 24 DL 备案号:56245-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607—2016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Measurementof sulfurhexafluoridedecomposition using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 2016-08-16发布 2016-1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160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化学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祁炯、苏镇西、赵跃、韩慧慧、袁小芳、宋玉梅、朱洪斌、袁平、李坚林、 张晓琴。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 DL/T1607—2016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测定红外光谱法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中SF6气体分解产物:二氧化硫(SO2)、氟化亚硫酰(SOF2)、氟化硫酰 (SO2F2)、四氟化硫酰(SOF4)、四氟化碳(CF4)、:氧化碳(CO)等组分含量的红外光谱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DL/T1032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SF6)气体取样方法 3方法概要 将待测SF6样气注入真空气体池中,测量过程中维持池内气体压力与环境压力相同,扫描波数范 围为500cm~4000cm,依据SF6分解产物的特征吸收峰进行定性分析;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巾吸光度 与待测组分浓度成正比的基本原理,采用标准物质谱图线性拟合试样谱图,计算SF6分解产物含量; 或根据标准物质特征峰处光谱吸收强度,采用外标法计算SF6分解产物含量。 4仪器与材料 4.1红外光谱仪 a) 检测器:MCT光电导检测器,液氮制冷。 b)T涉仪:分辨率0.5cm。 c) 波数扫描范围:500cm~4000cm。 d)气体池:光程长度为10cm,池体应密封,选用经钝化处理的不锈钢材质,耐受压力不小于 5MPa. e) 检测组分:SO2、SOF2、SO2F2、SOF4、CF4、CO 4.2样品采集系统 a) 真空泵:流量范围为0.1m/min~10m/min,配置有冷阱罐。 b) 取样管路:选用聚四氟乙烯管(或其他不吸附SF分解产物的材料),壁厚不小于1mm,内径 应光滑清洁。 c) 气体管路连接用接头:内垫宜用聚四氟乙烯垫片,接头应清洁,无焊剂和油脂等污染物。 阀门:取样减压阀和其他阀门均应采用不锈钢材质并经钝化处理。 e) 压力传感器:取样管路上应安装压力传感器,其测量范围为0MPa~0.2MPa f) 排气阀:可与压力传感器联动,当压力不小于0.2MPa时,应自动卸压至环境压力。 4.3材料 a)氮气:纯度不小于99.99%。 1
DL-T 1607-2016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2-14 17:19:4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5098-2010 绝缘体带电清洗剂使用导则.pdf
T-CNFPIA 3007—2019 超薄高密度纤维板.pdf
T-CHIA 21.2—2021 组学样本处理与数据分析标准 第 2 部分: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pdf
GB-T 38548.1-2020 内容资源数字化加工 第1部分:术语.pdf
GB-T 26775-2011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GA-T 1733-2020 便携式警用装备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29309-2012 电工电子产品加速应力试验规程 高加速寿命试验导则.pdf
信通院 勒索病毒安全防护手册.pdf
GB-T 43437-2023 信息技术 信息产品研发能力评估模型.pdf
GB-T 36718-2018 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氧化铝项目.pdf
GB-T 37408-2019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pdf
GB-T 19715.2-2005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第2部分:管理和规划信息技术安全.pdf
GB-T 2847-2005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pdf
GM-T 0103-2021 随机数发生器总体框架.pdf
GB-T 38542-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移动智能终端身份鉴别技术框架.pdf
启明星辰 信创的现状及工程建设思路.pdf
T-SSITS 2001—2022 低速无人车移动底盘通用技术条件.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体验报告3.0.pdf
DB14-T 281-2021 水泵装置节能技术导则 山西省.pdf
GB-T 41919-2022 人造石建筑板材.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7.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