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3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pepper against gray
mold at seedling stage
2022 - 11 - 17发布 2023 - 05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699 —202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育苗 .............................................................................. 1
5 人工接种 .......................................................................... 2
6 抗性鉴定 .......................................................................... 2
附录 A(资料性)辣椒灰霉病症状 ........................................................ 4
DB36/T 1699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安市农业农村局、永丰县农业农村局、彭
泽县农业农村局、万安县农业农村局、玉山县农业农村局、湖口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建坤、黄蓉、黄瑞荣、华菊玲、黄国东、张文志、张会国、曾招圣、曾钦华、
贾志新、肖慧、姜仙美、倪永辉。
DB36/T 1699 —2022
1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术语和定义、 育苗、 人工接种及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辣椒品种对灰霉病抗性的鉴定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辣椒灰霉病 Gray mold of pepper
病原菌是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的一种辣椒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病症状详见附录A。
3.2
人工接种 Artificial inoculation
采用人工方法将病原物接种到寄主植物的种子或植株上,使其发病。
3.3
对照品种 Control variety
在植物病害抗性鉴定试验中,选择抗性水平较稳定的感病品种作为对照品种。
4 育苗
4.1 育苗基质
以质优泥炭(粒径 0 mm~6mm)为育苗基质。捣碎后加入适量蔬菜复合肥(20gN、P、K三元复合
肥,N:P:K 15-15-15)与适量的清水混配均匀,调节基质含水率至 60%。育苗基质选用标准参照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4.2 播种
DB36/T 1699 —2022
2 将制备好的基质置入底部有孔的塑料育秧盘(规格: 54cm×28cm×5cm ,孔径:6cm×6cm-3cm×3cm ,
32孔)中,基质量以装平秧盘为准。秧盘中每孔穴播辣椒种子 4粒~5粒,每个品种播种 1盘,即32孔穴。
4.3 接种前管理
将育苗盘置于 20℃~25℃温室大棚内土层上,种子发芽出苗后,保持秧盘基质湿润。出苗 7d~10d
定苗,每穴保留健壮辣椒苗 3株,常规管理。苗龄 20d~25d,每盘追施尿素 2g(兑水配成溶液)。辣椒
苗可使用杀虫剂防虫,但不使用杀菌剂防病。待幼苗长至 4叶期进行接种鉴定。
5 人工接种
5.1 接种温度
以春、秋季为宜。露地接种,气温宜在 18℃~25℃进行;温室(棚)接种,气温可调节至 20℃左
右。
5.2 接种体制备
采用灰霉病菌强致病力菌株接种。由保存试管中挑取菌核或菌丝块移至装有PDA培养基的无菌培养
皿中央进行活化(20℃,3 d~5 d),于菌落边缘用打孔器取新鲜菌丝块接入新PDA培养基上,20℃下
黑暗培养14d后用少量无菌水将灰霉菌孢子洗下,在光学显微镜下使用血球计数板对菌悬液中的孢子进
行计数,用无菌水将洗下的孢子液配成106 /mL的孢子悬浮液待用。PDA培养基的制方为:200g土豆、20g
蔗糖和15g琼脂粉,蒸馏水1L。
5.3 接种方法
保存于4℃条件下的辣椒灰霉病菌( Botrytis cinerea )菌株接种在平板PDA培养基上活化,取新鲜
菌丝块接入新的平板PDA培养基上,20℃下黑暗培养14 d,收集灰霉菌孢子并配成106 /mL的孢子悬浮液。
用移液枪定量吸取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液滴加在辣椒苗心生长点上,接种菌液量30 µL/株。接种前将培
育辣椒苗的基质用清水浇透,接种后在育苗盘上支起小棚并用塑料膜覆盖棚架密闭,每日于小棚四周浇
水保湿。
5.4 接种后管理
接种病菌后的辣椒苗可置温室(棚)进行管理,温度20℃左右;平均温度在18-25℃时也可在露地
进行管理。辣椒苗接菌后保湿24h,之后喷清水保持盘中基质湿润。露地管理雨天需做避雨处理,晴天
气温偏高需做遮阳处理。保湿与避雨处理均可用竹条与塑料薄膜制成拱棚覆盖辣椒苗。
6 抗性鉴定
6.1 鉴定方法
记录接种日期、病害症状始现期。接种后 20 d~25 d,调查参鉴材料的病株数,计算病株率,感病
对照品种病株率达 50%以上时进行最终病情调查。病株率计算方法参照公式(1)。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 (1)
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依据抗病性分级标准划分辣椒品种的抗感水平。
6.2 抗性评价
DB36/T 1699 —2022
3 根据调查统计的各品种苗期病株率,按照表 1评定各参鉴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
表1 辣椒品种苗期抗灰霉病评价标准
抗性类型 病株率( %)
高抗(HR) ≤1.0
抗(R) 1.1 ~10.0
中抗(MR) 10.1 ~30.0
中感(MS) 30.1 ~50.0
感病(S) 50.1 ~70.0
高感(HS) >70.0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03 00:06:35上传分享